
- 作 者:黄丙坤编著
- 出 版 社:大行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
- 标注页数:261 页
- PDF页数:2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1 ≥2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区域规划之来由与内涵 1
第一节 都市化与区域规划 1
第二节 区域与区域计划之内涵 5
第三节 区域计划观念之澄清 7
第二章 规划体系与区域计划性质 12
第一节 区域计划的重要性 12
第二节 国土计划 13
第三节 区域计划 16
第四节 都市计划 19
第一节 人口之合理分布与成长 23
第三章 区域计划的功能 23
第二节 土地使用的配合与管制 25
第三节 区域性实质建设的配合供应 27
第四节 天然资源的保育与利用 28
第五节 实质环境之改善与保育 30
第六节 特殊功能的区域计划 30
第四章 区域计划的类型 32
第一节 以单一实质目的而实施发展的区域计划 33
第二节 以开发或保育天然资源为目的的区域计划 34
第三节 以发展经济为目的而实施的区域计划 36
第四节 以农村建设为目的而实施的区域计划 39
第五节 以都市或都市集团为中心的各项设施等作综合型的实质发展目的而实施的区域计划 41
第六节 为人口分布、土地使用、交通运输与各项公共设施之发展为目的而划定区域之区域计划 43
第五章 区域划分的概要 44
第一节 区域划分的要素 45
第二节 区域划分的种类 47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类型 48
第四节 台湾的区域划分 54
第五节 从水资源看台湾区域划分的重要性 57
第六章 区域规划程序 60
第一节 都市与区域计划程序比较 60
第二节 规划程序 66
第三节 现代之规划程序 67
第七章 区域发展目标 70
第一节 目标阶层 71
第二节 区域发展之一般性目标与标的 74
第三节 台湾区综合开发计划之发展目标 76
第八章 课题与对策 81
第一节 人口成长率 82
第二节 人口迅速都市化及其分布与都市发展中心地址的选择 85
第三节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 88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游憩与观光设施 91
第五节 运输系统 98
第九章 资料搜集与分析 102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03
第二节 历史发展 105
第三节 社会与经济 106
第四节 实质发展 111
第十章 经济基础理论 118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定义 118
第二节 经济基础法之理论 123
第三节 经济基础理论应用程序 126
第四节 区域发展政策的决定 130
第十一章 产业理论 136
第一节 产业部门理论 136
第二节 农业政策 137
第三节 工业发展政策 143
第四节 产业关连论 146
第十二章 区域工业发展理论 151
第一节 区域成长理论 152
第二节 成长极理论 153
第三节 工业发展的功能 156
第四节 如何促进合理的工业发展 158
第十三章 发展阶段理论 160
第一节 都市成长理论 160
第二节 区域成长理论 170
第三节 台湾南区区域成长实例 173
第一节 人口之成长 174
第十四章 实质发展构想 174
第二节 人口之组成与都市化趋势 176
第三节 都市发展模式 177
第四节 需水量与水资源分配 179
第五节 非都市土地之使用 180
第六节 运输系统 182
第十五章 区域模型 184
第一节 纽约都会区模型 184
第二节 上中西区域模型 186
第三节 俄亥俄河流域模型 188
第四节 加利福尼亚区域模型 189
第五节 欧胡区域模型 191
第六节 毕可河谷流域模型 193
第十六章 区域计划之实施机构 203
第一节 区域计划之实施机构类型 203
第二节 实施机构之组成及职责 203
附录 206
区域计划法 206
区域计划施行细则 212
各级区域计划委员会组织规程 219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规则 221
制定非都市土地使用图及编定各种使用地作业须知 234
实施区域计划地区建筑管理办法 254
参考书目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