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郭选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0899381
- 标注页数:400 页
- PDF页数:43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1 ≥4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中医内科病证方诀要 1
1 外感病证 1
1.1 感冒 1
1.2 外感发热 2
1.3 湿阻 4
1.4 痢疾 5
1.5 疟疾 6
2 肺病证 8
2.1 咳嗽 8
2.2 哮病 10
2.3 喘病 11
2.4 肺胀 13
2.5 肺痈 15
2.6 肺痨 16
2.7 肺癌 17
3.1 心悸 19
3 心脑病证 19
3.2 胸痹心痛 20
3.3 眩晕 22
3.4 中风病 23
3.5 失眠 25
〔附〕 健忘 26
3.6 痴呆 27
3.7 痫病 28
3.8 癫病 30
3.9 狂病 31
4 脾胃肠病证 32
4.1 胃痛 32
4.2 痞满 34
4.3 腹痛 35
4.4 呕吐 37
附一 吐酸 37
附二 嘈杂 38
4.5 呃逆 39
4.6 噎膈 40
〔附〕反胃 41
4.7 泄泻 42
4.8 便秘 43
5 肝胆病证 46
5.1 黄疸 46
5.2 胁痛 48
5.3 胆胀 49
5.4 鼓胀 50
5.5 肝癌 52
6 肾膀胱病证 54
6.1 水肿 54
6.2 淋证 55
〔附〕尿浊 56
6.3 癃闭 57
6.4 关格 59
6.5 遗精 60
〔附〕早泄 61
6.6 阳痿 62
7 气血津液病证 64
7.1 郁病 64
7.2 血证 65
7.3 汗证 69
7.4 消渴 70
7.5 内伤发热 71
7.6 虚劳 72
7.7 积聚 75
7.8 厥证 76
7.9 肥胖 78
8 经络肢体病证 80
8.1 头痛 80
8.2 痹病 81
8.3 痉病 83
8.4 痿病 84
8.5 颤震 85
8.6 腰痛 86
1.1 疖(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89
中医外科病证方诀要 89
1 疮疡 89
1.2 疔(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90
1.3 痈(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 95
1.4 发(锁喉痈、臀痈、手发背、足发背) 100
1.5 有头疽 104
1.6 无头疽(附骨疽、环跳疽) 105
1.7 流注 106
1.8 发颐 108
1.9 丹毒 109
1.10 走黄与内陷 110
1.11 瘰疬 112
1.12 流痰 113
1.13 窦道 115
2 乳房疾病 116
2.1 乳痈 116
2.2 乳发 117
2.3 乳痨 117
2.5 乳癖 119
2.4 乳核 119
2.6 乳疬 120
2.7 乳漏 121
2.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122
3 瘿 124
3.1 气瘿 124
3.2 肉瘿 124
3.3 瘿痈 125
3.4 石瘿 126
4 瘤 127
4.1 气瘤 127
4.2 血瘤 128
4.3 筋瘤 129
4.4 肉瘤 130
4.5 脂瘤 131
4.6 骨瘤 131
5.1 舌菌 133
5 岩 133
5.2 茧唇 134
5.3 失荣 135
5.4 乳岩 136
5.5 肾岩 137
6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139
6.1 热疮 139
6.2 蛇串疮 140
6.3 疣(疣目、扁瘊、鼠乳、跖疣、丝状疣) 141
6.4 黄水疮 141
6.5 癣(白秃疮、肥疮、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紫白癜风) 142
6.6 麻风 147
6.7 疥疮 149
6.8 虫咬皮炎 149
6.9 接触性皮炎 150
6.10 湿疮 151
6.11 婴儿湿疮 152
6.12 药毒 153
6.13 瘾疹 154
6.14 牛皮癣 155
6.15 皮肤瘙痒症 156
6.16 风热疮 157
6.17 白疕 158
6.18 面游风 159
6.19 粉刺 160
6.20 酒皶鼻 161
6.21 油风 162
6.22 猫眼疮 163
6.23 瓜藤缠 164
6.24 红蝴蝶疮 165
6.25 淋病 166
6.26 梅毒 167
6.27 尖锐湿疣 169
7 肛门直肠疾病 171
7.1 痔(内痔、外痔、混合痔) 171
7.2 肛隐窝炎 173
7.3 肛裂 174
7.4 肛痈 175
7.5 肛漏 176
7.6 脱肛 177
7.7 息肉痔 178
7.8 锁肛痔 178
8 泌尿、男性前阴病 180
8.1 子痈 180
8.2 囊痈 181
8.3 子痰 182
8.4 水疝 183
8.5 阴茎痰核 184
8.6 精浊 185
8.7 精癃 186
9 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 188
9.1 冻疮 188
9.2 破伤风 189
9.3 臁疮 190
9.4 褥疮 191
9.5 青蛇毒 192
9.6 股肿 193
9.7 脱疽 194
中医妇科病证方诀要 197
1 月经病 197
1.1 月经先期 197
1.2 月经后期 198
1.3 月经先后无定期 199
1.4 月经过多 200
1.5 月经过少 201
1.6 经期延长 202
1.7 经间期出血 203
1.8 崩漏 204
1.9 闭经 205
1.10 痛经 206
1.11 经行发热 208
1.12 经行头痛 209
1.13 经行眩晕 210
1.14 经行身痛 210
1.15 经行吐衄 211
1.16 经行泄泻 212
1.17 经行浮肿 213
1.18 经行乳房胀痛 213
1.19 经行情志异常 214
1.20 经行口糜 215
1.21 经行? 216
1.22 经断前后诸证 217
1.23 经断复来 218
2 带下病 220
3 妊娠病 222
3.1 妊娠恶阻 222
3.2 妊娠腹痛 223
3.4 胎漏 224
3.3 异位妊娠 224
3.5 胎动不安 225
3.6 滑胎 227
3.7 堕胎 小产 228
3.8 胎死不下 228
3.9 胎萎不长 229
3.10 鬼胎 230
3.11 胎气上逆 231
3.12 胎水肿满 232
3.13 妊娠肿胀 233
3.14 妊娠心烦 234
3.15 妊娠眩晕 235
3.16 妊娠痫证 236
3.17 妊娠咳嗽 237
3.18 妊娠失音 238
3.19 妊娠小便淋痛 238
3.20 胎位不正 239
3.20 过期不产 240
4.1 难产 241
4 临产病 241
4.2 胞衣先破 242
4.3 胞衣不下 243
4.4 子死腹中 244
5 产后病 245
5.1 产后血晕 245
5.2 产后血崩 246
5.3 产后腹痛 247
5.4 产后痉证 248
5.5 产后发热 249
5.6 产后身痛 250
5.7 恶露不绝 251
5.8 产后小便不通 252
5.9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253
5.10 产后大便难 254
5.11 缺乳 255
5.12 乳汁自出 255
6.1 不孕症 257
6 妇科杂病 257
6.2 子宫脱垂 258
6.3 妇人腹痛 259
6.4 症瘕 260
6.5 脏躁 261
7 前阴病 263
7.1 阴痒 263
7.2 阴肿 264
7.3 阴疮 264
7.4 阴痛 265
7.5 阴吹 266
中医儿科病证方诀要 269
1 常见病证 269
1.1 感冒 269
1.2 咳嗽 270
1.3 肺炎喘嗽 271
1.4 哮喘 273
1.5 泄泻 274
1.6 食积 275
1.7 疳证 276
1.8 厌食 277
1.9 鹅口疮 278
1.10 口疮 279
1.11 惊风 280
1.12 癫痫 283
1.13 儿童多动综合征 284
1.14 佝偻病 285
1.15 解颅 286
1.16 五迟、五软 288
1.17 小儿水肿 289
1.18 遗尿 290
1.19 病毒性心肌炎 291
1.20 紫癜 292
1.21 夏季热 293
1.22 汗证 294
附:奶麻 296
2 时行疾病 296
2.1 麻疹 296
2.2 风痧 297
2.3 丹痧 298
2.4 水痘 299
2.5 痄腮 300
2.6 顿咳 302
2.7 小儿暑温 303
2.8 小儿麻痹症 305
3.1 胎黄 307
3 初生儿病证 307
3.2 赤游丹 308
3.3 硬肿症 309
3.4 脐风 309
3.5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310
附一:常用方剂组成 312
附二:常用中药参考 361
附三:方歌索引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