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Pro/Engineer 2000i基础与实例教程
  • 作 者:何刚,刘作成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900088296
  • 标注页数:480 页
  • PDF页数:48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9 ≥4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Pro/ENGINEER简介 1

1.1 Pro/ENGINEER 常用模块简介 1

1.2 Pro/ENGINEER的界面环境介绍 2

1.3 Pro/ENGINEER系统的特点 5

1.4 Pro/ENGINEER系统的设计思想 7

1.5 关于三键鼠标的使用说明 7

1.6 关于学习Pro/ENGINEER的几点建议 8

2.1 文件管理(File) 9

第2章Pro/ENGIENEER主菜单介绍 9

2.2 信息(Info) 17

2.3 视图(View) 23

2.4 系统工具(Utilities) 40

2.5 应用模块(Applications) 47

2.6 分析(Analysis) 47

2.7 窗口(Windows) 48

2.8 帮助(Help) 49

3.1.1 草图界面 50

第3章 草图绘制(Sketch) 50

3.1 草图界面及环境设置 50

3.1.2 设置草图环境 54

3.2 几何截面图形绘制 57

3.2.1 截面几何图形绘制方法 57

3.2.2 基本图形点、直线、矩形的绘制 58

3.2.3 基本图形圆弧、圆的绘制 59

3.2.4 高级图形绘制 65

3.3 几何图形工具 68

3.4 几何尺寸标注及关系式 73

3.4.1 手动尺寸标注 73

3.4.2 尺寸关系式(Ralation) 78

3.5 几何图形元素间的限制条件 79

3.5.1 草图限制 79

3.5.2 显示限制图示 79

3.5.3 显示限制条件的切换 80

3.5.4 限制条件加强 80

3.6.1 修改图元(Modify) 83

3.6 几何图形操作 83

3.6.2 移动图元(Move) 90

3.6.3 删除图元(Delete) 91

3.7 重新生成 91

3.8 不使用智能意向管理器绘制草图 92

3.8.1 智能意向管理器特点 92

3.8.2 不使用智能意向管理器的草图模式 92

3.7.2 重新生成失败的处理 92

3.7.1 重新生成失败原因 92

3.9 草图绘制技巧小结 96

3.9.1 草图剖面绘制的一般技巧 96

3.9.2 鼠标右键快捷菜单 96

3.10 习题 96

第4章 基准的建立 98

4.1 基准概述 98

4.1.1 基准的概念和作用 98

4.1.2 基准的分类 98

4.1.4 系统基准菜单介绍 99

4.1.3 基准的显示 99

4.2 基准面的建立 100

4.2.1 基准面的名称 100

4.2.2 基准面的颜色 101

4.2.3 基准面的选择 101

4.2.4 基准面的建立 101

4.3.2 基准轴的颜色 105

4.3.4 基准轴的建立 105

4.3.3 基准轴的选取 105

4.3.1 基准轴的名称 105

4.3 基准轴的建立 105

4.4 基准点的建立 108

4.4.1 基准点的名称 108

4.4.2 基准点的颜色 108

4.4.3 基准点的选取 108

4.4.4 基准点的建立 108

4.5 基准曲线的建立 113

4.5.1 基准曲线菜单解释 113

4.6.1 坐标系菜单解释 114

4.6 坐标系统的建立 114

第5章 实体零件(Solid)建模 116

5.1 实体建模概述 116

5.2 基础特征的生成 117

5.2.1 隆起特征的分类 117

5.2.2 隆起特征和切削特征 118

5.2.3 产生挤塑特征 119

5.2.4 产生薄体特征 129

5.2.5 产生旋转特征 137

5.2.6 产生扫描特征 140

5.2.7 产生混成特征 151

5.3 附加特征的生成 172

5.3.1 附加特征概述 172

5.3.2 附加特征分类 172

5.3.3 产生圆孔(Hole)特征 173

5.3.4 产生圆角特征 195

5.3.5 产生倒角特征 214

5.3.6 产生切削特征(Cut) 222

5.3.7 产生隆起特征 227

5.3.8 产生加强筋特征 231

5.3.9 产生薄壳特征 236

5.3.10 产生扭拉特征 239

5.4 特征操作 255

5.4.1 特征的阵列(Pattern) 255

5.4.2 特征的复制(Copy) 272

5.4.3 特征的修改(Modify) 288

5.4.4 特征的删除 304

5.4.5 特征的隐藏/恢复(Suppress/Resume) 308

第6章 曲面特征模型 310

6.1 曲面的特性分析 310

6.1.1 基本概念 310

6.1.2 曲面分析 311

6.2 基本曲面绘制 318

6.2.1 曲面显示 318

6.2.2 产生曲面基础 318

6.2.3 曲面的创建 320

6.3.1 曲面的修饰 328

6.3 曲面操作 328

6.3.2 曲面的变换 337

6.4 利用绸缎面产生实体 345

6.4.1 Replace(曲面取代) 345

6.4.2 用曲面建立实体特征 346

6.5 小结 347

第7章 实体建模综合范例 348

7.1 拨叉的实体建模 348

7.2 汤锅的实体建模 362

7.3 烟灰缸的实体建模 370

第8章 表配 383

8.1 装配的基本概念 383

8.1.1 操作实例 383

8.1.2 关于“Component Placement”对话框的说明 387

8.2 装配实例 392

8.3 爆炸图 413

9.1.2 工程图模式的进入 417

9.1.1 工程图概述 417

9.1 工程图基础 417

第9章 工程图的创建 417

9.1.3 新建平面图(New Drawing)对话框介绍 418

9.1.4 工程图相关菜单命令解释 420

9.1.5 视图像限的设定 424

9.2 工程图的创建 425

9.3 工程图的尺寸标注 435

9.4 工程图的修改和完善 444

第10章 常见技巧与经验总结 469

10.1 常用设定 469

10.1.1 零件的单位设定 469

10.1.2 工程图的视图像限设定 470

10.1.3 工程图的尺寸公差显示设定 471

10.2 工具栏的自定义 471

10.3 快捷键的设定 473

10.4 打开文件的技巧 476

10.5 模型树和模型对话框的合理运用 479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