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牟宗三著;卢雪昆录音整理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2524361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4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讲 亚里士多德“潜能”与“实现”原理及“四因说” 1
第二讲 “目的因”与“动力因” 8
第三讲 儒家如何贯通“四因说” 16
第四讲 儒家:“动力因”、“目的因”的表示及两种层次之说明之问题 29
第五讲 思想的层次分际及道德的形上学等相关问题 43
第六讲 道家:消极形态的“动力因” 55
第七讲 道家:境界形态的形上学 69
第八讲 道家:“目的因”及从“不生之生”说明存在;通过养与玄览(观照)而得自在 83
第九讲 道家:说明“存在”的方式 90
第十讲 佛教:概说 102
第十一讲 佛教式存有论及儒、道、西方说明存在的方式 113
第十二讲 佛教“非实有”形态及西方实有形态对世界的说明 128
第十三讲 真俗二谛及两层意义的实相 145
第十四讲 佛教缘起法及其与西方哲学相关的问题 158
第十五讲 “八不缘起”及与西方哲学相关的问题 167
第十六讲 佛教“八识”及与康德哲学相关的问题 181
第十七讲 佛教“智”与“识”及康德“智的直觉” 194
第十八讲 佛教“不相应行法”及与西方范畴之相通 203
第十九讲 佛教:妄心派与真心派 213
第二十讲 圆教:佛教式存有论之建成 222
附录 235
重铸实践的智慧学:生命之无穷的奋斗——读牟宗三先生《四因说演讲 录》 罗义俊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