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性
  • 作 者:(日)斋藤正男等编;谈正卿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标注页数:308 页
  • PDF页数:3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8 ≥3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序论 1

1.1 安全的观念 1

1.1.1 医疗与工程技术 1

1.1.2 技术评价 2

1.1.3 安全工程学 3

1.2 生物体的物理特性 4

1.2.1 能量与物理特性 4

1.2.2 生物体的电性质(1) 4

1.2.3 生物体的电性质(2) 8

1.2.4 生物体的机械性质 13

1.2.5 对光和热的性质 18

1.3 生物体和能量 21

1.3.1 医疗和能量 21

1.3.2 低频电流的作用 22

1.3.3 高频电流的作用 26

1.3.4 微波的作用 27

1.3.5 力、加速度和振动 31

1.3.6 光的作用 36

1.3.7 放射线的作用 38

1.4 系统和可靠性 42

1.4.1 可靠性的表现 42

1.4.2 系统的可靠性 44

1.5 标准和规格等 47

1.5.1 标准的意义 47

1.5.2 医用电气设备暂行安全标准 48

1.5.3 日本工业规格 50

1.5.4 设备标准和使用标准 51

1.5.5 法律章程 52

参考文献 53

2.仪器的安全性 55

2.1 一般事项 55

2.1.1 确保安全的目的 55

2.1.2 由ME仪器引起的危险 57

2.1.3 安全标准 61

2.2 ME仪器电气的安全性 62

2.2.1 双重保护 62

2.2.2 附加保护措施和仪器的分类 66

2.2.3 患者的保护 70

2.3 体内仪器的安全性 73

2.3.1 概要 73

2.3.2 体内仪器的危险 75

2.3.3 实例 78

2.4 治疗用仪器的安全性 90

2.4.1 概要 90

2.4.2 治疗用仪器可能产生的危险 91

2.4.3 实例 94

2.5 仪器组合使用的安全性 108

2.5.1 概要 108

2.5.2 组合使用的危险 108

2.5.3 实例 110

2.6 超声波仪器和激光仪器的安全性 116

2.6.1 概要 116

2.6.2 超声波仪器的安全性 117

2.6.3 激光仪器的安全性 121

2.6.4 小结 123

2.7 系统仪器的安全性 124

2.7.1 概要 124

2.7.2 系统仪器和安全问题 124

参考文献 129

3.安全电气设备 131

3.1 概要 131

3.1.1 IEC电气设备安全标准 131

3.2 配电设备 135

3.2.1 配电方式 135

3.2.2 电路的保护 137

3.2.3 非接地配电 140

3.3 接地设备 148

3.3.1 接地的分类 148

3.3.2 接地的安全基础 151

3.3.3 ME仪器的接地 155

3.3.4 接地电阻 160

参考文献 171

4.ME仪器的保养和管理 173

4.1 引言 173

4.2 使用上的一般注意事项 174

4.3 检查和保养 176

4.3.1 开机(关机)检查 177

4.3.2 定期检查 180

4.3.3 故障检查 185

4.3.4 修理 187

4.3.5 小结 189

4.4 安全管理 189

4.4.1 安全管理业务 190

4.4.2 安全管理体制 193

4.4.3 安全管理技术人员 194

4.4.4 管理记录 196

4.5 测试方法 197

4.5.1 引言 197

4.5.2 漏电电流的测试 197

4.5.3 绝缘电阻的测试 201

4.5.4 接地线电阻和接地端钮的测试 202

4.5.5 EPR系统的测试 205

4.5.6 结束语 206

参考文献 207

5.ME的系统安全性 208

5.1 系统安全性 208

5.1.1 系统安全性的提出 209

5.1.2 系统安全性的定义 211

5.1.3 事故的级别和原因 214

5.2 系统安全工程学的方法 216

5.2.1 系统安全工程学方法的概念 216

5.2.2 随机回答法 219

5.2.3 FTA分析法 222

5.2.4 FMEA分析法 225

5.2.5 负载-强度模型 229

5.3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230

5.3.1 人机工程学主要问题 231

5.3.2 人机工程学的安全措施 235

5.4 系统安全措施 240

5.4.1 系统的使用周期和安全措施 242

5.4.2 对具体安全措施的指导 244

5.5 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49

5.5.1 机密保护措施 252

参考文献 256

附录 259

Ⅰ.医用电气设备暂行安全标准 259

Ⅱ.医院设备的接地方式指南选录 29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