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作 者:畅广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40088207
  • 标注页数:464 页
  • PDF页数:47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2 ≥4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专题选讲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与发展 28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观 28

二、列宁的文艺观 44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文艺思想 5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内容 66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特殊性的论述 66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不同特征的论述 7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 9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述和文艺批评的形态和特点 99

一、专论、兼论、散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形态 99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特点 103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显现其特有形态及特点的内在必然性 10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114

一、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提出的缘起 115

二、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的理论内涵 11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或支撑点--实践 131

第三节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的人论和美学思想 131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论 135

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 147

第四节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 的具体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主要论点及其论证方法 165

一、作品论方面代表性论点及其论证方式 166

二、作家论方面代表性论点及其论证方式 176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文艺理论思想 185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186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提出及含义 186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与发展 188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特点 191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文艺理论思想的代表:法兰克福学派 193

一、本杰明的文艺理论思想 194

二、马尔库塞的文艺理论思想 200

三、阿多尔诺的文艺理论思想 207

第三节 其他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家的思想 215

一、卢卡契的文艺思想 215

二、伊格尔顿的文艺理论思想 222

三、詹姆逊的文艺理论思想 225

第二编 名篇精解 22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29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 245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 250

恩格斯:《致敏·考茨基》 264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274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287

列宁:《一本有才气的书》 309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15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351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与历史》 365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莎士比亚的评价 38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对莎士比亚的关注 383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 383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关注 386

一、 莎士比亚化 的提出 391

第二节 莎士比亚化 的提出及其内涵 391

二、 莎士比亚化 的内涵 394

第三节 席勒式 的提出及其内涵 403

一、德国的 狂飙突进运动 和席勒的文学创作历程 404

二、 席勒式 的提出 406

三、 席勒式 的内涵 408

第四节 《哈姆莱特》的美学与史学的解读 416

一、《哈姆莱特》的美学解读 416

二、《哈姆莱特》的史学解读 422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 426

第二章 列宁关于托尔斯泰的评价 426

第一节 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 426

二、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 428

第二节 美学和史学的批评: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评价作家、作品的基本原则 436

一、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用 美学的观点 评价作家和作品的原则 436

二、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用 美学的观点 评价作家和作品的原则 441

第三节 文化批评: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评价作家的原则 448

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注意到对作家创作进行文化的考察 448

二、列宁把文化的观点单独提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用 史学的观点 评价作家创作的原则的发展 个案选析 结语:马克思主义评论作家基本原则的价值和意义后记 461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