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岳村政治  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
  • 作 者:于建嵘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00033888
  • 标注页数:620 页
  • PDF页数:6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28 ≥6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徐勇] 1

导论 11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12

二、框架、路径和方法 21

三、研究样本和文献 28

四、有关说明 41

第一章 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 52

一、传统乡村和乡村传统 52

二、皇权和保甲制度 57

三、族权和宗教组织 72

四、绅权和士绅统治 88

五、土地、赋税、文化和乡村控制 105

第二章 社会激变时期的乡村秩序 134

一、辛亥革命后的乡村政治 134

二、农民运动和乡村传统 142

三、地方自治和保甲制的重建 170

四、乡村建设实验和乡镇行政化 185

五、掠夺、兵役、人口和乡村反抗 204

第三章 新中国对乡村政治的改造 218

一、农民协会和土地改革 218

二、合作化运动和乡村组织 232

三、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 259

四、计划、户籍、阶级和乡村动员 283

第四章 新时期乡村政治的发展 309

一、新时期的乡村改革 309

二、国家权力和乡政体制 324

三、社区权威和村治结构 349

四、家庭利益和乡村秩序 377

五、村民权利和公共参与 398

六、市场、民主、法制和乡村治理 419

基本结论 438

主要参考文献 447

附录:衡山调查记事 456

后记 618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