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罗浩波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8060066
- 标注页数:365 页
- PDF页数:37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6 ≥36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从社会文明论到社会文明学 1
一 社会文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1
二 构建社会文明学何以必要 15
三 构建社会文明学何以可能 27
四 社会文明学的内容构架 28
五 社会文明学研究的时代任务 34
六 社会文明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36
第一章 社会文明的形成与标志 43
一 社会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区别 43
二 社会文明形成的要素 46
三 社会文明形成的过程 54
四 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 56
第二章 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65
一 文明内涵的分析与界定 65
二 文明与文化关系辨析 71
三 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关系 79
四 文明与社会的关系 85
五 社会文明的内涵与本质 88
六 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 96
第三章 社会文明的结构与体系 98
一 社会文明结构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98
二 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 100
三 社会经济文明系统 104
四 社会政治文明系统 117
五 社会精神文明系统 125
六 狭义社会文明系统 130
七 社会生态文明系统 137
八 社会文明结构的开放性 146
第四章 社会文明的运行及其机制 148
一 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 148
二 经济文明的运行机制 155
三 政治文明的运行机制 162
四 精神文明的运行机制 165
五 狭义社会文明的运行机制 167
六 社会文明协调运行的机制 169
第五章 社会文明的主体及其发展 172
一 社会文明主体的存在形态 172
二 社会文明及其主体发展的统一性 175
三 社会文明主体的全面发展及其历史性 180
四 社会文明主体的结构与全面发展 184
五 社会文明主体多重和谐的内在统一 189
六 社会文明主体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192
第六章 社会文明形态与特征 201
一 社会文明形态划分的依据 201
二 农业文明形态及其特征 206
三 工业文明形态及其功过 211
四 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与基础 223
五 不同文明形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232
第七章 社会文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36
一 社会文明演化系统与基本图景 236
二 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一次转型 240
三 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二次转型 241
四 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三次转型 245
五 社会文明转型与思维方式变革 248
六 社会文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52
第八章 社会文明的交往与借鉴 260
一 社会文明交往的客观必然性 260
二 社会文明交往的内涵与特征 264
三 社会文明交往的内容与机制 267
四 社会文明交往中的相互借鉴 272
五 全球化与世界文明的多重整合 279
六 中西传统和谐文明观的整合与创新 285
七 文化自觉与国际文明新秩序的构建 293
第九章 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 301
一 社会文明横向协调规律 301
二 社会文明纵向演进规律 308
三 社会文明主客共进规律 316
四 社会文明交往融合规律 319
五 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规律 321
六 世界文明与大国兴衰的根本规律 327
第十章 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 332
一 关于社会文明走向的几种观点 332
二 社会文明范式转型的历史动因 336
三 未来社会文明范式的特征与构架 338
四 东方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 343
五 中华文明范式的复兴与创新 348
主要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