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奇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062708
- 标注页数:302 页
- PDF页数:31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1 ≥3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引言 1
第一章先秦时代 1
一、 “言以足志”与“言不尽意” 1
二、通脱性、虚拟性、随宜性 9
——庄子论《庄子》风格 9
三、“言语之美” 13
——荀子论散文语言 13
四、 “赋比兴”——诗歌语言研究的发端 19
第二章汉魏六朝时代 24
一、语言与想象关系的研讨 24
二、“谢华启秀” 28
——陆机论语言美的创造 28
三、美的风格的追求 33
四、汉语形式美的发现 41
五、诗歌语言奥秘的探索 47
六 “秉文之金科,含章之玉牒” 54
——刘勰论作家语言法则 54
第三章唐宋时代 63
一、一代的诗美模式 63
二、诗体·诗法·境象 71
三、“语不惊人死不休” 77
——杜甫论诗歌语言艺术 77
四、白居易的“俗语言”论 83
五、由均齐美转向参差美 89
——从韩愈到陈骙 89
六、“韵外之致” 98
——皎然与司空图 98
——苏轼、陆游论语言与生活 112
七、从世间拾得好句 112
八、诗眼与韵味 120
——黄庭坚、范温的形式批评 120
九、向语言形象美回复 134
——姜夔与严羽 134
十、宋人对杜甫语言的研究 141
第四章元明清时代 151
一、戏曲语言研究的开端 152
——从周德清到吕天成 152
二、王骥德论戏曲语言艺术 162
三、诗风探索的新突破 173
四、 “非兴则造语弗工” 181
——谢榛论诗歌语言 181
五、文字美丑观的演变 187
六、金圣叹论《水浒传》语言艺术 194
七、“文字之三昧” 214
——金圣叹论《西厢记》语言 214
八、 “优人搬弄之三昧” 224
——李渔戏曲语言论特色 224
九、“无适而无不适” 235
——王夫之的诗歌语言规律 235
十、“文之工者,美必兼两” 247
十一、 “传神文笔足千秋” 258
——《红楼梦》语言评论 258
十二、叶燮、袁枚与诗歌语言美 273
十三、刘熙载论文学语言辩证法 284
结语 298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