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纯诗”的中国化研究
  • 作 者:高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0470694
  • 标注页数:333 页
  • PDF页数:34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6 ≥3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纯诗”及其中国化的思考 18

一 “纯诗”:一种艺术美的极致追求 19

二 “纯诗”的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49

第二章 “纯诗”的中西方渊源 55

一 “纯诗”的先声:唯美艺术思想 56

二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纯诗” 71

第三章 “纯诗”观念的引入 78

一 中国新诗无形式感的困惑 82

二 周作人:从象征主义的诗艺入手 94

三 “纯粹的诗”:与散文清楚分界 104

第四章 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 120

一 “新月”诗人:为艺术的灵魂“构造适当的躯壳” 122

二 邵洵美:凝视美的姿态、颜色与形状 142

三 于赓虞:歌哭灵魂的声与色 172

第五章 中国纯诗的诗性意识与诗性品格 187

一 廓清“纯诗”概念的纷扰与历史来处 194

二 中国纯诗诗性品格的确立 208

第六章 中国纯诗的生命形态 221

一 寻找声、色、义同时启示的世界 222

二 “到你自己的灵魂里去”,感悟生命的经验 238

三 音乐的“缺席”与“在场”的音乐性 251

四 “用电影的手法写诗”,“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东西” 273

五 戏剧化:在“想象逻辑”里,不同张力和谐作用的模式 296

结语 315

附录 1934年的《现代》:误译抑或误印——关于邵洵美的《现代美国诗坛概观》 320

后记 33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