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德山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557810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一节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 1
一、历史的回顾 1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章绪论 1
一、历史的回顾 1
第一节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 1
二、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2
二、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2
一、概述 5
第二节脑卒中的分类 5
第二节脑卒中的分类 5
一、概述 5
二、脑卒中的种类 6
二、脑卒中的种类 6
一、以往的研究概况 8
第三节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8
一、以往的研究概况 8
第三节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8
二、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10
二、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10
第四节微量元素与脑卒中的关系 18
一、研究微量元素与脑卒中的意义 18
一、研究微量元素与脑卒中的意义 18
第四节微量元素与脑卒中的关系 18
二、脑卒中与锌、铜 19
二、脑卒中与锌、铜 19
三、脑卒中与锰、铁 20
三、脑卒中与锰、铁 20
四、脑卒中与钙、镁 21
五、脑卒中与钾、钠 21
五、脑卒中与钾、钠 21
四、脑卒中与钙、镁 21
第五节微量元素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23
一、微量元素与体征的关系 23
第五节微量元素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23
一、微量元素与体征的关系 23
二、微量元素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26
二、微量元素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26
三、微量元素与嗜好的关系 28
三、微量元素与嗜好的关系 28
一、死亡率 32
一、死亡率 32
第二章检测对象的选择 32
第一节脑血管病的地理分布 32
第二章检测对象的选择 32
第一节脑血管病的地理分布 32
三、患病率 34
二、发病率 34
三、患病率 34
二、发病率 34
三、种族 36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人群分布 36
一、性别 36
二、年龄 36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人群分布 36
三、种族 36
二、年龄 36
一、性别 36
四、职业和生活条件 37
四、职业和生活条件 37
第三节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 38
一、少数民族脑血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 38
一、少数民族脑血管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 38
第三节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 38
二、不同地区同一少数民族三率的比较 40
二、不同地区同一少数民族三率的比较 40
第四节研究对象的选择 42
一、研究监测点的选择 42
二、样本的选择 42
第四节研究对象的选择 42
一、研究监测点的选择 42
二、样本的选择 42
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分 43
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分 43
四、诊断标准 47
五、初筛脑血管病易患个体 47
四、诊断标准 47
五、初筛脑血管病易患个体 47
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 48
六、现场采样及标本制备 48
八、正常对照组 48
六、现场采样及标本制备 48
八、正常对照组 48
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 48
一、概述 50
第一节生物样品的前处理 50
一、概述 50
第一节生物样品的前处理 50
第三章生物样品的前处理与微量元素的测定 50
第三章生物样品的前处理与微量元素的测定 50
二、前处理的程序 51
三、微量元素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51
二、前处理的程序 51
三、微量元素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51
第二节生物样品的制备 57
一、生物样品的采集 57
第二节生物样品的制备 57
一、生物样品的采集 57
二、生物样品的洗涤与加工 60
二、生物样品的洗涤与加工 60
三、生物样品的稀释 63
三、生物样品的稀释 63
四、生物样品的消化 64
四、生物样品的消化 64
第三节微量元素分析前处理中“污染”的控制 70
一、生物样品污染的来源 70
第三节微量元素分析前处理中“污染”的控制 70
一、生物样品污染的来源 70
二、实验的空白值 72
二、实验的空白值 72
三、超净环境 73
三、超净环境 73
第四节生物样品的测定 74
第四节生物样品的测定 74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5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5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84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84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 86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 86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99
第一节微量元素分析测定中的质量控制 99
第四章微量元素分析测定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参考物质 99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99
第一节微量元素分析测定中的质量控制 99
第四章微量元素分析测定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参考物质 99
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3
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3
一、标准参考物质的含义 106
第二节标准参考物质 106
一、标准参考物质的含义 106
第二节标准参考物质 106
三、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 108
二、标准参考物质的作用 108
三、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 108
二、标准参考物质的作用 108
四、生物标准参考物质(微量元素类)的种类 109
四、生物标准参考物质(微量元素类)的种类 109
第五章微量元素测定中的数据处理 118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误差 118
第一节误差及控制 118
第五章微量元素测定中的数据处理 118
第一节误差及控制 118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误差 118
二、正态分布 123
二、正态分布 123
三、可疑数据的舍弃 125
三、可疑数据的舍弃 125
四、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126
四、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126
五、生物样品的抽样 129
五、生物样品的抽样 129
一、直线相关与回归 130
第二节相关性 130
第二节相关性 130
一、直线相关与回归 130
二、显著性检验 133
二、显著性检验 133
三、多元线性回归与逐步回归 136
三、多元线性回归与逐步回归 136
四、应用实例 150
四、应用实例 150
第六章脑卒中与微量元素的研究 153
第一节微量元素的临床研究概况 153
一、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脑卒中 153
一、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脑卒中 153
第一节微量元素的临床研究概况 153
第六章脑卒中与微量元素的研究 153
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脑卒中 162
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脑卒中 162
一、微量元素与高血压 173
第二节微量元素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影响 173
一、微量元素与高血压 173
第二节微量元素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影响 173
二、微量元素与心脏病 201
二、微量元素与心脏病 201
三、微量元素与糖尿病 216
三、微量元素与糖尿病 216
四、微量元素与血液动力学 228
四、微量元素与血液动力学 228
五、微量元素与肥胖 237
五、微量元素与肥胖 237
六、微量元素与吸烟 248
六、微量元素与吸烟 248
七、微量元素与饮酒 263
七、微量元素与饮酒 263
一、概述 275
一、概述 275
第七章微量元素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275
第一节微量元素与血糖 275
第一节微量元素与血糖 275
第七章微量元素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275
二、锌、铜与血糖 278
三、铁与血糖 278
三、铁与血糖 278
二、锌、铜与血糖 278
四、钙、镁与血糖 279
四、钙、镁与血糖 279
五、钾、钠与血糖 280
五、钾、钠与血糖 280
一、概述 281
第二节微量元素与血脂 281
第二节微量元素与血脂 281
一、概述 281
二、锌、铜与血脂 284
二、锌、铜与血脂 284
三、铁与血脂 287
三、铁与血脂 287
四、钙、镁与血脂 288
四、钙、镁与血脂 288
第三节微量元素与载脂蛋白 291
一、载脂蛋白的分类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291
第三节微量元素与载脂蛋白 291
五、钾、钠与血脂 291
五、钾、钠与血脂 291
一、载脂蛋白的分类及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291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载脂蛋白 294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载脂蛋白 294
第四节微量元素与脂蛋白(a) 296
一、脂蛋白(a)与动脉硬化 296
第四节微量元素与脂蛋白(a) 296
一、脂蛋白(a)与动脉硬化 296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脂蛋白(a) 298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脂蛋白(a) 298
第五节微量元素与C肽、胰岛素 299
一、概述 299
一、概述 299
第五节微量元素与C肽、胰岛素 299
三、钙、镁与C肽、胰岛素 303
二、锌、铜与C肽、胰岛素 303
二、锌、铜与C肽、胰岛素 303
三、钙、镁与C肽、胰岛素 303
第六节微量元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激素 304
一、概述 304
四、铁、钾、钠与C肽、胰岛素 304
一、概述 304
四、铁、钾、钠与C肽、胰岛素 304
第六节微量元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激素 304
二、锌、铜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6
二、锌、铜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6
三、铁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8
三、铁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8
四、钙、镁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9
五、钾、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9
五、钾、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9
四、钙、镁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09
六、其他微量元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10
六、其他微量元素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 310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红细胞压积 311
二、锌、铜、铁、钙、镁、钾、钠与红细胞压积 311
第七节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压积 311
一、红细胞压积的概念 311
一、红细胞压积的概念 311
第七节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压积 311
一、两种不同的观点 319
第一节正确评价微量元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地位 319
第八章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展望 319
第一节正确评价微量元素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地位 319
第八章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展望 319
一、两种不同的观点 319
二、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 320
二、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 320
三、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322
三、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322
一、微量元素存在的价态和形式 324
第二节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课题 324
第二节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课题 324
一、微量元素存在的价态和形式 324
三、微量元素的动物模型实验 325
二、微量元素的作用 325
三、微量元素的动物模型实验 325
二、微量元素的作用 325
三、寻找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327
二、进行病因学的研究 327
第三节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327
三、寻找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327
二、进行病因学的研究 327
一、改进实验测定方法 327
第三节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327
一、改进实验测定方法 327
表1元素常用吸收分析线波长表 337
附表 337
表1元素常用吸收分析线波长表 337
附表 337
表2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标准条件 339
表3 AAS仪器条件及参数 339
表3 AAS仪器条件及参数 339
表2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标准条件 339
表4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标准溶液 340
表4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标准溶液 340
表6无机元素不同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检测限 343
表5标准系列溶液制备表 343
表6无机元素不同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检测限 343
表5标准系列溶液制备表 343
表7各种生物体试样中金属元素含量范围 344
表8饮用天然矿泉水某些元素和组分的限量指标 344
表7各种生物体试样中金属元素含量范围 344
表8饮用天然矿泉水某些元素和组分的限量指标 344
表10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45
表9每日膳食中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 345
表10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45
表9每日膳食中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 345
表11 WHO关于饮用水中无机组分的指导值 346
表12 WHO关于饮用水中有毒元素试行限值的国际标准 346
表13 WHO关于饮用水中氟化物推荐控制值的国际标准 346
表13 WHO关于饮用水中氟化物推荐控制值的国际标准 346
表12 WHO关于饮用水中有毒元素试行限值的国际标准 346
表11 WHO关于饮用水中无机组分的指导值 346
表15美国推荐的膳食中无机元素供给量 347
表14 WHO推荐的每日膳食微量元素供给量 347
表14 WHO推荐的每日膳食微量元素供给量 347
表15美国推荐的膳食中无机元素供给量 347
表16日本推荐的每日膳食中无机元素供给量 348
表16日本推荐的每日膳食中无机元素供给量 348
表17t界值表 349
表17t界值表 349
表18F值表 350
表18F值表 350
表19F界值表 351
表19F界值表 351
表20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352
表20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352
表21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353
表21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 353
表22随机数字表 354
表22随机数字表 354
编后记 355
编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