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寿进文著
- 出 版 社:新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5
- ISBN:
- 标注页数:136 页
- PDF页数:1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1 ≥1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5
引言 5
第一讲 货币的起源 9
一 交换及价值形态的发展 9
简单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的价值形态二 货币是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产物 17
第二讲 货币的本质 20
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的本质 21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本质 24
三 我国过渡时期货币的本质 30
第三讲 货币的职能 36
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的职能 36
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职能 43
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作为积累和储蓄手段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三 我国过渡时期货币的职能 48
一 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 54
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积累和储蓄手段的职能——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第四讲 货币制度 54
二 社会主义的货币制度 58
三 我国过渡时期的货币制度 63
第五讲 信用的发生和银行的产生 70
一 信用的发生 70
二 银行的产生 72
第六讲 信用的本质和作用 75
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信用的本质和作用 75
借贷资本与利息——作为财产的资本与作为职能的资本的分离——虚拟资本——信用在资本主义的矛盾发展中的作用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信用的本质和作用 83
信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必要性——作为社会主义资金分配形式之一的信用及其作用——社会主义信用和资本主义信用的区别三 我国过渡时期的信用的本质和作用 91
过渡时期信用的二重性——过渡时期利息的两种性质——过渡时期信用的作用第七讲 信用制度 100
一 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 100
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银行和银行业务——信用的流通工具——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二 社会主义的信用制度 111
银行国有化——信用改革——苏联的银行和银行业务——社会主义信用制度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区别三 我国过渡时期的信用制度 119
旧中国的信用制度——新中国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银行和银行业务第八讲 结论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