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医古籍训诂概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医古籍训诂概论
  • 作 者:王筑民,辛维莉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5836302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训诂及其与中医学的关系 1

一、什么是“训诂” 1

序[钱超尘] 1

二、训诂与中医学的关系 2

第二节 训诂学研究的材料 4

一、训诂学研究的三种材料 4

二、训诂材料在扫除阅读障碍中的作用 5

第三节 训诂发展简史 9

一、萌芽时期 9

二、确立与发展时期 10

三、变革时期 11

四、中衰时期 11

五、鼎盛时期 12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14

第二章 古医籍训诂的文字学基础 14

第二节 “六书”与部首 17

一、“六书” 17

二、部首 30

第三节 古今字和异体字 32

一、古今字 32

二、异体字 35

第三章 古医籍训诂的音韵学基础 38

第一节 音韵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38

一、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38

二、声母、韵母、声调 39

三、“双声”与“叠韵” 41

四、声纽和韵部 43

第二节 上古韵部 46

一、上古韵部系统 47

二、上古韵部的“对转”与“旁转” 54

一、上古声纽系统 57

第三节 上古声纽 57

二、上古各声纽之间的通转关系 60

第四节 中古声韵 62

一、《广韵》的韵部系统 63

二、《广韵》的声纽系统 64

三、“韵摄”与“等呼” 69

第五节 反切 74

一、反切以外的注音方法 74

二、反切的基本法则 82

第四章 古医籍训诂的内容或用途 86

第一节 释词 86

一、沟通古今异言、方俗殊语 86

二、确定多义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87

四、揭示古今字、异体字、通借字、同源字(词)等语言文字现象,以阐明字词含义 89

三、对字词所表事物成概念加以表述说明 89

第二节 析句 91

一、串讲句意 91

二、提示语言结构 93

三、说明修辞 96

四、分析句读 98

第三节 阐释医理 102

一、揭示命名由来 102

二、点明言外含义 104

三、推溯立论原委 105

第四节 校勘与注音 107

一、校勘 107

二、注音 112

第五章 字义词义的训释方法 114

第一节 以形索义 114

一、分析字形结构以探求、确定“本义” 115

二、弄清本义以掌握引申义和引申系统 126

第二节 因音求义 133

一、破通借 134

二、求语源 151

三、解决联绵词的“音转形变”问题 165

第三节 直陈词义 171

一、同义相训 172

二、相反为训 174

三、展转递训 176

四、确立义界 178

五、以共名释别名 179

六、以狭义释文广义 180

七、描写说明 181

八、比拟事物 181

一、“传”、“诂”、“训” 183

第六章 古籍旧注的名称和体式 183

第一节 旧注的名称 183

二、“笺”和“注” 186

三、“释文” 187

四、“疏” 188

五、“集注” 188

第二节 旧注的体式 189

一、古籍旧注的一般体式 189

二、医籍旧注体式举例 191

第七章 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 195

第一节 单释语义的专著 195

一、《尔雅》 195

二、《广雅》和《广雅疏证》 202

三、《释名》 206

四、《方言》 209

五、《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 211

六、《经籍纂诂》 217

七、《辞通》 219

第二节 音义兼注或形音义合释的专著 220

一、《经典释文》 221

二、《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 222

三、《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 226

四、《同源字典》 229

五、《辞源》、《辞海》 230

六、《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233

第八章 训诂术语 235

第一节 常用训诂术语 235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 235

二、谓之;曰;为 237

三、谓 238

四、貌 240

五、犹 241

六、言 243

七、之言;之为言 244

八、读为;读曰 245

九、读若;读如 246

十、当为;当作 247

十一、浑言;析言 248

第二节 正确对待训诂术语 250

一、术语的特点与用途具有相对性 250

二、术语的使用古今有别 251

附录: 253

一、《素问》校释三种 253

1、胡澍《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253

2、俞樾《读书馀录·内经素问》 271

3、孙诒让《札迻·素问王冰注》 283

二、反切改读举例 28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