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傅道彬,于茀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1054092
- 标注页数:312 页
- PDF页数:32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8 ≥3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阅读说明 1
引论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1
总序 3
第一章 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 12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14
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 17
三、文学的两个世界 20
四、结语 30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艺术吗? 32
一、“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需要辨析的命题 34
二、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介 37
三、文学的超语言性 43
四、结语 52
第三章 是美的还是真的? 55
一、从柏拉图驱逐诗人说起 57
二、亚里士多德为诗辩护的理论意义 64
三、鲍姆嘉通的误解 70
四、康德的“批判哲学”与“美的分析” 72
五、黑格尔“艺术解体论”引发的思索 75
六、海德格尔与艺术真理的重新划界 84
七、中国人的先见之明 91
八、结语 97
第四章 是闲暇的游戏还是布道的牧师? 99
一、方法与问题 101
二、文学与娱乐 104
三、文学与教育 112
四、文学与心理 119
五、文学与精神 121
六、结语 128
第五章 作品=内容+形式吗? 131
一、内容形式“二分法” 134
二、同样面临困难的新观点 138
三、中国传统文论:可能开发的资源 149
四、结语 155
第六章 作家创造了什么? 157
一、形象与意象 159
二、意象与超象 169
三、典型与意境 177
四、豪放与婉约 187
五、素朴与感伤 197
六、神思与妙悟 202
七、结语 209
第七章 文学之树是长成的 211
一、文学的起源 213
二、文学体裁的几个理论问题 221
三、诗歌 228
四、小说 238
五、散文 247
六、戏剧文学 253
七、影视文学 260
八、结语 265
第八章 读者的创造与被创造 268
一、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 270
二、作为对象的读者 273
三、作为主体的读者 278
四、文学评价 284
五、结语 287
余论 面临挑战的21世纪文学 289
一、商品化 291
二、影视与网络的冲击 295
三、文学如何可能? 303
阅读书目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