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森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9704516
- 标注页数:352 页
- PDF页数:39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4 ≥3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在主体性与社会性之间 1
第一章 内向性主体的四个矛盾维度 1
一 内向性主体及其蕴含的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2
二 两种实践主体(Ⅰ) 10
三 两种实践主体(Ⅱ) 16
四 第一种矛盾:超验性与经验性的内在紧张 27
五 第二种矛盾:自我决定与自我实现的分离 31
六 第三种矛盾:主体的等级性与压迫性 34
七 第四种矛盾:理性与虚无的内在悖谬 42
第二章 启蒙主体与浪漫主体(个我抑或普遍之我) 50
一 从启蒙主体到浪漫主体 50
二 绝对主体(自我)与现实主体(自我) 58
三 原我(Ur-ich)及其意蕴 66
四 审美与反讽 84
五 马克思与反讽 119
六 另一种内在性,另一种诗篇 142
第三章 马克思对近代主体观念的批判:进展与问题 169
一 从内在性根基到社会性根基 170
二 一种新基质的重建 176
三 为新主体奠基的“劳动”与“社会性” 184
四 劳动的绝对性与非绝对性 206
五 目标方向维度上的近代主体性遗留 215
六 以群体主体替代个体主体 226
七 问题与继续探讨的空间 235
第四章 主体批判的限度:施蒂纳的启示 245
一 施蒂纳真实问题的还原与马克思批判的启示 245
二 激进的施蒂纳:把主体的自持性推向极端 255
三 独自性的绝对和贫乏 267
四 虚无主义的可怕深渊 279
五 历史的辩证架构与中间性求解 288
六 经验主体与纯粹主体 304
七 社会性背景下的独自性与个性 328
结语 辩证法是主体性理论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