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振亮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9025016
- 标注页数:299 页
- PDF页数:30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4 ≥2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意义 11
三、研究的框架 14
四、概念使用及其界定 17
五、研究的方法 23
第二章 城乡空间关系起源及其演变 25
一、引言 25
二、城乡空间关系起源 25
三、城乡空间关系的演变 34
四、城乡空间共生向分离转折的经济发展特征 44
五、小结 48
第三章 城乡空间关系发展及其转折 50
一、引言 50
二、城乡空间对立的概念及其特征 50
三、城乡空间关系的对立及其原因分析 52
四、城乡空间对立向城乡空间平等发展的转折 62
五、小结 73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城乡空间关系演化 76
一、引言 76
二、中国城乡空间分离及其特征分析 76
三、中国城乡空间对立及其产生的根源 89
四、中国城乡空间由对立向平等发展的转折 102
五、小结 113
第五章 城乡空间融合的基础 115
一、引言 115
二、城乡空间融合的概念与特征 115
三、城乡空间融合的基础 118
四、小结 146
第六章 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 148
一、引言 148
二、有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动力理论综述 149
三、城乡差别效应是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 157
四、城乡空间融合动力的运动方式 175
五、非均衡发展:城乡差别效应分化与整合的理论应用 180
六、新乌托邦:城乡一体化的误区 185
七、小结 195
第七章 城乡空间融合的模式 196
一、引言 196
二、国外几种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的实证分析 196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所处的阶段 208
四、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 213
五、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乡空间融合的模式思考 248
六、小结 251
第八章 结论 253
一、城市化基础理论的重构——概念的层次性与理论体系的确立 253
二、城市化技术理论的重构——城乡空间融合的基础与发展模式的探索 255
三、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理论建构——城乡差别效应观点与动力模型的提出 258
四、中国城市化发展史的重新诠释——城乡空间的两次被动分离以及“赶超战略”对城市化的影响 260
五、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战略选择 263
参考文献 268
后记并致谢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