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间党派与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宪政运动
  • 作 者:常保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032403
  • 标注页数:363 页
  • PDF页数:3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5 ≥3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绪论 1

一、相关文献综述 1

二、目前学术研究状况 3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视角 6

第一章 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及中间力量的兴起 12

一、中间党派及相关概念辨析 12

二、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的基本状况 14

三、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代表人物背景分析 37

四、20世纪40年代宪政运动特点及国共、中间党派的三方互动 38

第二章 两次宪政运动高潮的发起和推动者 43

一、战时中央民意机构:国民参政会 43

二、发起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 44

三、推动第二次宪政运动高潮 65

第三章 政协会议中的宪政诉求 89

一、政协会议背景及参会党派力量分析 90

二、关于政府改组问题的争论 104

三、关于和平建国纲领的争论 111

四、关于国民大会的争论 115

五、关于宪草修改原则的争论 123

六、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的争论 134

七、宪法审议委员会与“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苦心设计 142

第四章 国共冲突中的宪政选择 156

一、制宪国大中的参与、离合与抗争 156

二、行宪国大中的合作、纠纷与无奈 182

三、内战爆发前后的“中间路线”大争论 199

四、在中共新政协筹划中的四种选择 210

第五章 “中间路线”思潮与向政协路线的回归 235

一、中间派与第三方面、自由思想分子 235

二、中间路线:美苏国共之外 237

三、中间派对待各方之态度 239

四、中间路线的基本精神 250

五、中间路线与向政协路线的回归 267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及对中间势力的宪政定位 270

一、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形成 270

二、中间阶层与中间党派的宪政地位 300

三、新政协筹划中对中间党派的政治策略 312

四、《共同纲领》对中间阶层的宪政保障 325

结论 333

附录1 国民党统治时期小党派一览表 337

附录2 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代表人物背景分析 343

参考文献 352

后记 361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