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证人之境 刘宗周哲学的宗旨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 作 者:李振纲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10032998
- 标注页数:250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蕺山之学的论学背景 1
一、明中叶心学崛起的历史文化前提 2
二、王阳明道学革新及其二重性 6
三、心学的异变与性体的重建 14
第二章 蕺山之学的总体特征 20
一、学“凡三变”而圆通 21
二、归显于密的精神特质 30
三、内在理路与逻辑结构 39
第三章 道德理性本体的重建 49
一、心体与性体的圆融互证 50
二、融气质于义理,以道心定人心 62
三、存发一机、中和一性说 72
四、心、意、知、物的连体贯通 86
第四章 “证人”工夫论 100
一、本体与工夫 100
二、慎独与诚意 112
三、静存与动察非二事 131
四、《人谱》证人说 138
第五章 蕺山哲学的定性与定位 150
一、哲学立场 150
二、理论定位 156
三、历史局限 163
四、精神转生 169
附论:晚明心学与士人心态三篇 172
一、王艮与一代狂儒泰州学派 172
二、李贽——16世纪的“异端之尤” 194
三、晚明士人的“快乐”心态 222
参考文献书目 244
后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