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实践
  • 作 者:(日)三上憟等著;张爱英,陈耀星译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230519Ⅹ
  • 标注页数:174 页
  • PDF页数:18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3 ≥1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1.性能分析的思想与方法 1

1.1 序 1

1.2 性能分析的思想 3

1.2.1 性能分析的目的 3

1.2.2 性能评价的系统性方法 8

1.3 性能解析技术 14

1.3.1 技术动态 14

1.3.2 系统测定技术 19

1.3.3 模拟技术 25

1.3.4 解析性评价技术 30

参考文献 36

2.应用排队网模型的性能分析 41

2.1 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41

2.2 排队网模型概要 42

2.2.1 Jackson型排队网模型 42

2.2.2 BCMP型排队网模型 46

2.3 中心服务模型 52

2.4.2 多重度的概念 56

2.4 中心服务模型的扩充 56

2.4.1 关于推移概率矩阵的输入 56

2.4.3 指定处理件数时的算法 59

2.4.4 向联机系统模型的扩充 60

2.5 建立多重处理系统的模型 61

2.6 排队网模型的计算方法 65

2.6.1 计算方法的特点 67

2.6.2 中心服务模型的计算方法 68

2.6.3 多重处理系统模型的褶积算法 71

参考文献 79

3.大规模分时系统的性能分析 81

3.1 大规模分时系统性能分析的背景 81

3.2 分时系统用户的动作及特性解析 83

3.2.1 信息收集方式与内容 83

3.2.2 分时系统运行情况的分析 84

3.2.3 分时系统用户输入过程分析 89

3.2.4 使用命令分布的分析 93

3.3 计算机系统的负荷解析工具 95

3.3.1 性能解析工具的概要 95

3.3.2 性能分析工具VSANLY 97

3.4 性能评价工具PRIME3 103

3.4.1 PRIME3的目的 103

3.4.2 建立模型方法 104

3.4.3 模拟法 106

3.4.4 PRIME3的概略功能 109

3.4.5 性能准则的利用 114

3.4.6 实测性能评价和PRIME3 115

3.5.1 增强硬件的调整 116

3.5 性能评价和调整实例 116

3.5.2 通过改善软件处理方式进行调整 118

3.6 小结 120

参考文献 121

4.提高虚拟存储器、联机系统的性能 124

4.1 虚拟存储器、联机系统的出现背景 124

4.2 常驻部分程序 126

4.2.1 页面常驻方式的目的 126

4.2.2 部分程序常驻原理 127

4.2.3 常驻页面选择方式 129

4.2.4 常驻页面选择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131

4.3.1 适用系统概要 135

4.3 部分程序常驻的适用实例 135

4.3.2 适用效果与解析 138

4.4 重新组织程序提高性能的方式 143

4.4.1 重新组织程序方式的概要 143

4.4.2 重新组织程序方式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7

4.4.3 重新组织程序方式适用例 148

4.5 小结 152

参考文献 153

5.2 性能评价工具QM—X 155

5.2.1 特点 155

5.多重处理系统的性能分析 155

5.1 多重处理系统的特征 155

5.2.2 功能 158

5.3 多重处理系统的评价实例 160

5.3.1 系统组成与工作负荷 160

5.3.2 评价目的 162

5.3.3 评价结果 165

参考文献 17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