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肝炎病因探讨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肝炎病因探讨
  • 作 者:刘文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5175·217
  • 标注页数:248 页
  • PDF页数:25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2 ≥2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一、甲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1

(一)甲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1

(二)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9

(三)流行病学 9

(四)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方法 11

(五)预防 14

二、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进展 18

(一)乙型肝炎病毒的命名经过 20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 21

(三)乙型肝炎病毒的三个抗原-抗体系统 22

(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亚型 26

(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的物理化学特性 27

(六)流行病学 29

(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患者的临床反应 37

(八)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39

(九)预防 41

(十)实验室安全问题 42

三、乙型肝炎病毒的e抗原-抗体系统 50

(一)乙型肝炎e抗原的发现经过 50

(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理化性质及其本质 51

(三)e抗原-抗体系统在肝病中出现的频度 52

(四)HBe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及Dane颗粒的关系 54

(五)e抗原和e抗体的出现及其临床意义 56

(六)e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垂直传播问题 57

(七)HBsAg系统的检测问题 58

四、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 62

(一)肝炎、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 62

(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上的应用 67

(三)原发性肝癌的防治问题 72

(一)免疫反应形成的基本因素简介 77

五、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77

(二)中枢免疫器官(或称中枢淋巴器官) 78

(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分类 82

(四)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表面标记以及检测方法 110

(五)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一些组织中的分布 125

(六)鉴定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126

(七)结束语 130

六、乙型肝炎免疫学的几个问题 148

(一)乙型肝炎免疫反应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149

(二)乙型肝炎组织损伤的机理 159

(三)乙型肝炎的免疫反应与临床表现 172

(四)乙型肝炎与遗传因素 183

七、外源性电离辐射、天然铀化合物与肝脏 199

(一)外源性电离辐射与肝脏 199

(二)天然铀及其化合物与肝脏 208

(三)结果 220

(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220

八、放射性作业职工中肝炎流行的调查分析 220

(一)调查对象 220

(四)讨论 231

(五)小结 233

九、放射免疫自显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介 235

(一)放射免疫自显影检测HBsAg的基本原理 236

(二)放射免疫自显影检测HBsAg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问题 236

(三)影响放射免疫自显影敏感性的某些因素 237

(四)小结 239

十、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242

(一)实验方法简介 242

(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的影响因素 243

(三)反向间接血凝检测HBsAg的敏感性 244

(四)反向间接血凝检测HBsAg的特异性 246

(五)小结 24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