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比较文学批语史纲
  • 作 者:杨义,陈圣生著
  • 出 版 社:业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957683516X
  • 标注页数:493 页
  • PDF页数:5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1 ≥49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中国比较文学批评的特徵 9

(一)比较文学批评是综合的批评 9

(二)比较文学批评放眼於世界文学 13

(三)比较文学批评指归於「总体文学」 17

(四)多元化的总体文学及其方法论 21

第一编 中国前期的比较文学批评 37

第一章 梁启超和新派批评 37

(一)梁启超(上):新派批评的开创者 37

(二)梁启超(下):新文化的不倦追求者 49

(三)裘廷梁的白话文体论 58

(四)夏曾佑和王钟麒的小说理论 61

第二章 王国维的人文情怀 66

(一)人生歧路:「诗歌乎?哲学乎?……」 66

(二)「无功利」的美论和典型说 73

(三)历史主义的文体蜕变观 80

(四)「意境」说和「境界」说 85

(五)政治与学术歧途 100

第三章 美育和国民性的改造 105

(一)黄人和徐念慈的审美主义批评 105

(二)鲁迅早年的文化学和美学思考 115

第二编 中国中期的比较文学批评 146

第四章 胡适、周作人和梁实秋的批评 146

(一)胡适(上):「文学革命」的先锋 146

(二)胡适(下):「考据学」和实验主义的传人 158

(三)周作人(上):「人生的文学」和个人主义 174

(四)周作人(下):现代文体学的奠基人 193

(五)梁实秋:鞠躬尽瘁於新人文主义 205

第五章 鲁迅: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化 227

(一)革新的闯将 彷徨的战士 227

(二)深广的文化性格(上):关於《苦闷的象徵》和《中国小说史略》 239

(三)谈文学不离现实:关於「革命文学」与「杂文」文体 245

(四)砭锢弊常取典型:关於两个口号之争 257

(五)深广的文化性格(下):关於文字学和文学史研究 262

第六章 茅盾和郭沫若:批评的两分法 272

(一)茅盾:游移於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 272

(二)郭沫若:飘逝的浪漫主义天才观 285

第七章 吴宓和朱自清的诗学 302

(一)吴宓:崇尚艺术的道德家 302

(二)朱自清:新诗界的精心园丁 313

第八章 梁宗岱和朱光潜论诗 322

(一)梁宗岱:「纯诗」的探索者 322

(二)朱光潜:博取众多的美学批评家 330

第九章 李健吾和李广田的批评理论 345

(一)李健吾:鉴赏式批评的力行者 345

(二)李广田:综观概览的文学理论家 353

第十章 钱钟书:学广识颖的比较学者 359

(一)追踪古代文明的无涯之旅 359

(二)诗性的「妙悟」与「神韵」 367

(三)逼近诗学的核心 376

(四)会通群书 化出精微——《管锥编》举隅 378

第三编 中国近期的比较文学批评 392

第十一章 传播学(译介的研究) 392

(一)译介的策略和标准 392

(二)文学翻译的风格问题以及傅雷、查良铮、萧乾等人的译品 410

第十二章 主题学:人物形象的主题学效应以及方平的「平行研究」 424

第十三章 文体学 438

(一)史诗、现代诗、悲剧等「缺类研究」 438

(二)文体革新的内外迎拒作用 445

第十四章 比较诗学 459

(一)评王元化、杨周翰、曹顺庆、狄兆俊的专著 459

(二)评宗白华的有关论著 461

结语 469

附录 比较文学的欢欣和苦恼 47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