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昌学著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3100628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9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断案的权威 4
目 录 4
断案的指针 6
断案的证据 13
1、证据的客观真实性 16
2、证据同案件的相关性 17
断案中的证明对象、范围及其程度 26
一、证明对象 26
1、刑法所规定的、关系到定罪量刑的基本事实 29
2、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事实本身 29
4、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事实 30
二、证明要求 34
3、我国刑事政策所规定、关系到量刑的事实 34
1、立案的证明要求 35
2、拘留的证明要求 36
3、逮捕的证明要求 37
4、起诉(公诉)的证明要求 37
5、判决的证明要求 39
五光十色的证据世界 41
一、关于物证、书证 41
1、物证在断案中的重要作用 41
2、怎样才能发现物证的失真? 47
3、立法上为什么要强调对物证的固定? 51
4、为什么立法上要把书证从物证中分离出来,另立为一 52
种证据? 52
5、从何处着手审查检验书证的假冒问题? 53
6、复印的书面材料能否作为证据? 54
二、关于证人证言 55
1、对证人能否进行选择? 55
2、对证人不愿作证的对策 59
3、证人证言的突破性的作用 64
4、对证人不如实作证的心理探析 66
5、对证人要善于询问 71
三、关于被害人的陈述 78
1、被害人在诉讼活动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78
2、被害人的陈述与认定犯罪的关系 83
3、被害人的境遇及其心理 85
4、被害人的情绪与办案人员应有的耐心、毅力和魄力 90
四、关于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96
1、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及其维护 99
2、不能证明自己无罪的刑事被告人未必都有罪 124
3、查明案情不可缺少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128
辩解 131
4、研究被告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正确对待其供述和 131
5、讯问被告人的艺术 136
6、被告的翻供及其对策 147
7、共同犯罪人的口供可否互为证据? 152
五、关于鉴定结论 153
1、案子、办案人与鉴定的关系 153
2、鉴定是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的“好助手” 164
3、积极、全面、慎重地评断鉴定结论 166
六、关于勘验、检查笔录 170
1、在勘验、检查活动中不能喧宾夺主 170
2、揭露、证实犯罪往往是从这里开始 172
3、勘验、检查笔录错误的形成及其防止 174
4、要认真负责、合法地制作勘验、检查笔录 178
七、关于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证据 180
重视研究和运用间接证据 186
1、注意收集间接证据,克服“无证难理案”的错误思想 189
2、间接证据的证明力并不低于直接证据 190
3、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犯罪人应值得注意的几 193
个问题 193
4、重视间接证据,提高运用间接证据破、审、定案的能力和水平 196
断案采证的十一大关系 198
1、坚持客观真实性,反对主观随意性 200
2、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 202
3、坚持合法性,反对违法性 203
4、坚持及时性,反对拖拉性 208
5、坚持细致性,反对草率性 209
6、坚持科学、先进性,反对狭隘、落后性 211
7、坚持进取性,反对懒惰性 212
8、坚持计划性,反对盲目性 213
9、注意策略性,防止简单化 214
10、注意依靠群众,防止迷信专家 214
11、注意深入实际,防止狐疑 215
断案时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在于判断证据 217
1、揭露证据中的矛盾,消除矛盾 220
2、证据互相印证 221
3、运用形式逻辑判断证据 223
正确地运用证据定案 227
1、以主证定案,不纠缠枝节 228
2、坚持证据定案 229
3、据以定案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讲究质量,不要凑数 233
4、坚持当庭认真核对证据 236
5、注意保护证据,不随便丢弃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