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古代邮驿史
  • 作 者:刘广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5045·总3152
  • 标注页数:392 页
  • PDF页数:41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1 ≥3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通信的起源 1

第一节 原始公社的通信活动 1

第二节 舜置“纳言”以“明通四方耳目”的传说 4

第三节 夏设“车正”专管车旅交通 5

第四节 甲骨文中的通信记载 6

第二章 周代的邮传 10

第一节 脱胎于殷商的西周邮传 10

第二节 诸侯称霸时期的春秋邮传 18

第三节 七雄并峙时期的战国邮传 24

第四节 周代的军事通信 28

第五节 周代的馆舍 30

第六节 “置邮传命”析 33

第三章 秦代的邮传 36

第一节 中央集权下的秦代邮传 36

第二节 秦代邮传的作用 43

第三节 亭与邮亭 45

第四章 汉代的邮驿 48

第一节 两汉邮驿概况 48

第二节 两汉邮驿的组织管理 52

第三节 驿置与邮亭 54

第四节 通信方式 59

第五节 邮驿网路与程限 65

第六节 邮驿经费与供应 69

第七节 玺节与传符 71

第八节 亭传与厨厩 73

第九节 军事通信 76

第十节 邮驿法令 79

第十一节 汉简中所见的邮驿 8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邮驿 9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通信概况 90

第二节 三国鼎立时期的邮驿通信 94

第三节 两晋的邮驿通信 103

第四节 十六国时期的邮驿概况 110

第五节 水陆相兼的南朝邮驿 113

第六节 传驿趋向合一的北朝邮驿 119

第六章 隋唐的邮驿 128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邮驿概况 128

第二节 隋唐邮驿的组织 132

第三节 隋唐的邮驿法律 137

第四节 隋唐邮驿的通信方式 144

第五节 驿和馆 152

第六节 驿路 159

第七节 隋唐的军事通信 165

第八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邮驿 168

第七章 宋代的邮驿 172

第一节 宋代邮驿概况 172

第二节 宋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176

第三节 馆驿 179

第四节 步递、马递、急脚递 181

第五节 铺兵 185

第六节 文书传递制度 187

第七节 巡察制度 193

第八节 军事通信 194

第九节 驿券与檄牌 196

第十节 邮驿律 198

第十一节 宋代的驿递分布和网路 203

第十二节 南宋邮驿的衰落 207

第十三节 辽、西夏、金的邮驿概况 210

第八章 元代的邮驿 215

第一节 元代邮驿概况 215

第二节 元代邮驿的特点 219

第三节 元代驿站的组织管理 223

第四节 急递铺 227

第五节 驿站 237

第六节 通信使臣 241

第七节 邮驿律 245

第八节 站户 248

第九节 元代的邮驿网路 251

第十节 元代驿站的衰亡 255

第九章 明代的邮驿 260

第一节 朱元璋严法治驿 260

第二节 成宣朝邮驿的开拓与发展 264

第三节 明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268

第四节 急递铺 270

第五节 水马驿及递运所 273

第六节 符验、条例、廪给 277

第七节 驿丞、驿夫、驿舍 281

第八节 明代的邮驿律 287

第九节 明代邮驿网路分布 291

第十节 明代邮驿的弊端 297

第十一节 明代中后期的邮驿改革 306

第十二节 明末裁驿与农民起义 311

第十章 清代的邮驿 315

第一节 清代邮驿概况 315

第二节 清代邮驿的特点 319

第三节 清代邮驿的组织管理 325

第四节 清代邮驿的组织形式 327

第五节 驿站的人、财、物 330

第六节 公文的封发与传递 336

第七节 邮驿程限 340

第八节 邮符与给驿 343

第九节 清代的邮驿律 346

第十节 清代邮驿网路的分布 349

第十节 清代邮驿的衰落 352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民间通信 361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民间通信 361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通信 366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民间通信 371

第四节 宋代的民间通信 376

第五节 民信局和侨批局的产生 378

第六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民信业 38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