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谭好哲,马龙潜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0722202
- 标注页数:429 页
- PDF页数:44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2 ≥4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从对话中走向新的理论综合 1
一、文论话语:从对立与冲突到对话与综合 2
二、文论对话的四个向度 11
三、走向当代文论建设的综合创新 19
第一章 文艺基本观念与文艺结构形态 34
第一节 当代文学艺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35
第二节 当代文学艺术主客体关系结构 48
第三节 当代文学艺术的美的形态 56
第二章 文学形式与文学本体 65
第一节 西文现代“形式本体论”的流变 66
第二节 中国当代“形式本体论”的兴起 79
第三节 新世纪“形式本体论”研究刍议 89
第一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论转向” 100
第三章 语言论转向与文学语言研究 100
第二节 20世纪文学语言研究的三大成就 108
第三节 “标异冲动”与综合的发展趋势 118
第四节 走向文学语言的综合研究 124
第四章 语言中介论与文学整体观 140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三种文学语言观 140
第二节 语言的中介作用与文学整体的构成 154
第三节 语言的中介作用与文学活动的过程 160
第四节 语言的中介作用与文学对立关系的整合 166
第五章 文学交流与意义阐释 179
第一节 对话、交往和艺术交流 180
第二节 文学交流的条件、特征与效力 193
第三节 交流关系中的意义阐释 202
第六章 文化人类学范式与文学民族性研究 219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的深层追问 219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及其分支和学派 225
第三节 人类学范式与文艺学研究 240
第四节 反思、回归与重构 253
第七章 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文学传统 259
第一节 文化学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心理特点 260
第二节 中国文学传统的基本风貌和总体特征 273
第八章 大众文化与审美幻象 282
第一节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特色 283
第二节 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理论 295
第三节 作为审美幻象的大众文化 316
第四节 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视野 330
第九章 范式转换与文论创新 334
第一节 论题的由来与争鸣 335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对立紧张的思想文化根源 342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杂文学文论范式 354
第四节 20世纪的纯文学文论范式 364
第五节 统会问题、适度诠释和抽象继承 382
第十章 艺术审美与人的解放 390
第一节 艺术与人的生存理想 390
第二节 艺术与人的自由本质的实现 399
第三节 审美体验与人的生命活动 403
第四节 艺术的唤醒功能 410
第五节 当代视野中的艺术与人生 417
后记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