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戚万学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32821390
- 标注页数:510 页
- PDF页数:52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1 ≥51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第一章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特点 1
一、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一般发展 1
(一)19世纪末至本世纪30年代:新道德教育理论的萌芽和奠基时期 2
(二)20世纪50、60年代: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 12
(三)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道德教育理论的繁荣和发展时期 15
二、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0
(一)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共同呼声和理论起点 20
(二)主知主义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流 29
(三)道德相对主义在理论上被普遍接受 39
(四)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由盛及衰 46
(五)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趋向多学科整合 55
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和基本问题 63
(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流派 63
(二)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分类 64
(三)本书的研究范围 66
(四)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67
第二章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 74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背景 75
(一)时代背景 75
(二)理论基础 79
(一)主要理论观点 92
二、道德教育的基本主张 92
(二)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建议 113
三、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评价 128
(一)关于涂尔干的社会道德观 128
(二)关于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第三章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139
一、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背景 139
(一)时代背景 139
(二)主要思想渊源 144
(三)理论基础 151
(一)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157
二、杜威的道德教育观:理论与实践 157
(二)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178
三、杜威道德教育理论评价 187
(一)关于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187
(二)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贡献 192
(三)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 197
第四章 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 202
一、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背景 203
(一)时代背景 203
(二)方法论基础——分析哲学 208
(三)道德哲学基础——哈尔的“普遍规约主义”伦理学 211
(一)论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214
二、威尔逊的道德教育哲学 214
(二)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241
三、威尔逊道德教育哲学评价 257
(一)关于道德教育的学科基础 257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62
第五章 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教育理论 268
一、价值澄清方法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270
(一)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批评 270
(二)理论来源 276
(一)论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284
二、价值澄清学派的基本主张 284
(二)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 304
三、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教育理论评价 315
第六章 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 327
一、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328
(一)时代背景 328
(二)思想来源 333
(三)对传统和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批判 348
二、柯尔伯格论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354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哲学 354
(二)柯尔伯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建议 386
三、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评价 404
(一)关于发展的道德教育 405
(二)关于认知的道德教育 408
(三)关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412
(四)关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415
第七章 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 418
一、贝克价值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419
(一)理论基础 419
(二)理论来源 423
(三)对当代几种主要道德(价值)教育方法的批判和继承 433
(一)论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440
二、贝克的价值教育哲学 440
(二)论学校价值(道德)教育的实践 464
三、对贝克价值教育哲学的评价 477
(一)根据人的需要界定道德的本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基础 478
(二)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折衷主义立场,其中不乏合理因素 480
总结与展望: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强硬派”、 “温和派”和“折衷派” 484
一、强硬派:一种持久的道德教育传统 485
二、温和派: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动 490
三、折衷派:未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主潮 495
后记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