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沈艳,李苍舒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37144
- 标注页数:77 页
- PDF页数:9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97 ≥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个体网络借贷行业现状 1
第一节 网络借贷行业特征 1
第二节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与发达国家差异 6
一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6
二 借贷结构不同 7
三 网络借贷基础设施不同 10
四 监管模式不同 10
五 网络借贷统计标准不同 12
第二章 网络借贷行业模式演化进程 15
第一节 网络借贷的源起与挑战 15
一 网络借贷的源起 15
二 网络借贷的挑战 17
第二节 网络借贷的发展 19
第三节 网络借贷的异化与野蛮生长 24
第三章 网络借贷的风险应对模式 31
第一节 英国的风险应对模式 31
一 准入门槛方面 31
二 信息披露方面 33
三 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 34
第二节 美国的风险应对模式 36
一 准入门槛方面 36
二 信息披露方面 37
三 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 39
第三节 风险应对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0
一 无担保 41
二 平台自行担保 41
三 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 42
四 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证险 44
五 相互/互助保险 46
六 资产证券化 47
第四章 构建风险缓释机制的对策建议 51
第一节 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 51
第二节 消化存量,缓释风险的短期举措 54
一 设立准入门槛,要求平台持牌经营 55
二 建立网贷准备金制度 57
三 落实资金存管 58
四 设立风险处置预案 59
五 建立预警机制 61
第三节 平衡监管与创新,缓释风险的长效机制 62
一 加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63
二 强化平台信息披露管理,“谁发布信息,谁承担责任” 64
三 在合规的前提下容许平台以多种方式分散风险 65
四 强调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加强投资人审核与投资人保护 66
五 制定统一标准,建立及时、全面的网络借贷统计数据库 69
六 推动稳健的金融创新,平衡防范风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0
参考文献 72
后记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