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朱熹德育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朱熹德育思想研究
  • 作 者:刘佩芝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210105312
  • 标注页数:141 页
  • PDF页数:14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9 ≥1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朱熹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朱熹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5

一、以天理为核心的理气论,将伦理纲常上升到本体的高度 5

二、气质之性可善可恶的人性论是朱熹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7

三、“存天理,灭人欲”指引了朱熹德育的基本目标 9

第二节 朱熹德育思想的社会背景 11

一、南宋虽偏安一隅,但经济繁盛 11

二、延续以文治国的国策,文教得到高度重视 12

三、士大夫主体意识的空前觉醒 13

第三节 同佛、道的抗争与借鉴 16

第二章 朱熹的德育实践 19

第一节 朱熹的求学经历 19

第二节 朱熹的居官讲学 21

一、同安县讲学 22

二、婺源归乡讲学 23

三、知南康军讲学 25

四、浙东提举任上的讲学 27

五、漳州郡守讲学 28

六、知潭州任上的讲学 28

七、为宁宗侍讲,成为帝王之师 30

第三节 朱熹的书院讲学 33

一、从寒泉精舍到云谷精舍 34

二、武夷精舍讲学 36

三、沧洲精舍讲学 37

第三章 朱熹德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40

第一节 德育的目标 40

一、“明人伦”——德育的基本目标 41

二、崇“修身” 43

三、重“义理” 44

第二节 德育的过程 45

一、立志 45

二、穷理 47

三、窒欲 50

四、致知 52

五、笃行 53

第三节 德育的方法 56

一、主敬 56

二、存养 59

三、克己 60

四、省察 61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63

一、致知与力行结合的原则 63

二、引导与约束结合的原则 65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66

四、因材施教的原则 67

第四章 朱熹德育教育的三阶段 68

第一节 蒙学阶段的德育:蒙以养正 68

一、儿童心智未有所主,具有“圣贤坯璞” 69

二、蒙以养正:童蒙时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71

三、教之以事,从做事中学礼 72

四、童蒙教育的基本原则 73

五、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 76

第二节 小学教育:“化与心成”的养成教育 78

一、《小学》的编撰 80

二、小学德育的方法 83

第三节 大学德育:穷理明道 86

一、大学德育的基本任务:穷理明道 86

二、大学的德育教材 88

三、大学的德育方法 91

第五章 朱熹德育思想的四个层面 94

第一节 家庭德育 94

一、一家仁,一国兴仁——家庭是德教之基 94

二、家庭德育的特点 97

第二节 社会教育 99

一、环境育人,寓教于无形 99

二、家礼、族规的德育教化 100

三、褒崇先贤,树立榜样,见贤思齐 103

第三节 官学的德育 104

一、两宋官学的发展 105

二、朱熹对官学的批评与改革 106

三、改革科举 108

第四节 书院的德育 111

一、复兴白鹿洞书院 112

二、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 114

三、书院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 116

第六章 朱熹德育思想的特征及当代蕴涵 121

第一节 朱熹德育思想的特征 121

一、有明确的德育教学目标 122

二、有系统的德育原则 123

三、有得当的教学方法 125

四、有效的读书要法与为学之方 127

第二节 朱熹德育思想的当代蕴涵 129

一、朱熹德育思想简评 129

二、朱熹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31

参考文献 135

后记 140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