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  张珍玉
  • 作 者:迟华基,张安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1400540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30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3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医家小传 1

一、习医重理论,经典必背诵 3

二、读书有道,善于比较 4

三、治学严谨,教法通俗 5

四、业医施仁术倡“仁义”“精诚” 7

五、老骥伏枥,志在创新 10

学术特色 13

第一节 治学背景与理论渊源 13

一、继承与创新 13

二、根源于《内经》 14

第二节 学术思想 18

一、精研医理,指导临床 18

二、诊治疾病,注重整体 20

三、强调辨证原则,贵在变通方法 21

第三节 学术主张 22

一、对肝主疏泄理论的发展 22

二、对气学理论的认识 24

三、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 29

第四节 医术与医德 32

一、医术精湛 32

二、医德高尚 33

第五节 药理方规 34

一、量小力宏,配伍严格 34

二、处方简练,主攻明确 35

三、善用对药,长于调和 36

四、顾护脾胃,药偏温补 37

五、及时调方,护正避邪 38

第六节 临证特色 39

一、精神病变常治心 39

二、调营卫治疗风湿痹证 42

三、糖尿病从肾论治 46

四、肝胆同治 49

五、妇女带下,治从湿热 54

六、脾胃病证,辨治不同 56

病案举隅 59

一、脱发 59

二、黑苔 60

三、痛经 62

四、胸痹 63

五、小儿腹泻 64

六、小儿纳呆腹痛 64

七、冬季细菌性痢疾 65

八、头胀痛 66

九、顽固性皮肤瘙痒症 68

十、乳泣 68

十一、纵隔囊肿 69

十二、触按腰腹嗳气 70

十三、口疮 71

十四、前列腺炎 72

十五、心悸 73

十六、胆石症 74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 7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77

一、明确概念,着眼关键 77

二、发展创新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78

三、实践先生现代研究指导思想的例证 78

第二节 基本思路 93

一、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确切内涵 93

二、选准藏象研究的切入点 93

三、探索五脏功能机制及其活体结构,创新藏象理论 94

医论医话 97

第一节 思路方法 98

一、浅谈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98

二、论中医理论和应用 103

三、中医学基础答疑——绪论答疑 109

四、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阴阳五行学说 115

第二节 藏象经络 119

一、谈谈“藏象学说” 119

二、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藏象学说 122

三、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气学说 127

四、对中医学气的认识 130

五、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经络学说 140

第三节 病因病机 144

一、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病因与发病学说 144

二、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病机学说 150

三、病机十九条 157

第四节 诊法辨证 178

一、谈谈“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意义 178

二、谈谈辨证 182

第五节 治则治法 204

一、中医基础理论自学重点提要——防治原则中的问题 204

二、温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207

三、补法的运用 209

四、通法俚言 210

五、下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213

六、治咳之要在宣降 214

第六节 《内经》研究 218

一、读《内经》札记(一) 218

二、读《内经》札记(二) 225

三、读《内经》札记(三) 233

四、读《内经》札记(四) 240

五、读《内经》札记(五) 249

六、读《内经》札记(六) 256

七、读《内经》札记(七) 264

八、读《内经》札记(八) 271

九、《内经》的五郁及其临床意义 27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