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主要水蚀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与治理范式
  • 作 者:蔡强国,朱阿兴,毕华兴,孙莉英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7004004
  • 标注页数:286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1

1.1 黄土高塬沟壑区区域特征及水土流失特点 1

1.2 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产流产沙机理 5

1.3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及其结构与功能 8

1.4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耦合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下的土壤侵蚀情景模拟分析 19

本章参考文献 31

第2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33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流失特点与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33

2.2 试验小流域概况及侵蚀规律 38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保持治理范式及其结构和功能 46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分析 61

本章参考文献 64

第3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68

3.1 第三副区水土流失特点 68

3.2 精品小流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74

3.3 水土流失治理范式 85

3.4 范式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机制 96

本章参考文献 99

第4章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101

4.1 东北黑土区区域特征与水土流失特点 101

4.2 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目标 107

4.3 漫川漫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产沙规律 110

4.4 漫川漫岗黑土区典型示范区水土流失治理演变历程 119

4.5 漫川漫岗黑土区综合治理范式及其结构与功能 123

本章参考文献 130

第5章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133

5.1 南方红壤区的范围、特点 133

5.2 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演变规律研究 137

5.3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结构与功能 147

本章参考文献 161

第6章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164

6.1 北方土石山区基本概况及特点 164

6.2 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 171

6.3 张家口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研究 182

6.4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坡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研究 186

本章参考文献 194

第7章 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 198

7.1 紫色土区基本概况 198

7.2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演变规律及治理过程 202

7.3 紫色土水土流失治理范式 213

7.4 构建范式与生态经济的耦合、协调机制 220

本章参考文献 225

第8章 水土保持治理对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的影响及减水减沙作用 227

8.1 黄土丘陵沟壑区简介及次洪总水总沙比例函数 227

8.2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及坡面措施对水沙关系的影响 230

8.3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及坡面措施减水率减沙率比较 238

8.4 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的尺度效应 241

8.5 我国主要水蚀类型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评价 258

本章参考文献 263

第9章 土壤性状空间变化的定量推测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范式 267

9.1 土壤性状空间变化的定量推测及效应分析 267

9.2 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范式 274

本章参考文献 28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