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西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 作 者:王纯菲,李静,王影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1017486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上编 3

第一章 中西方女性历史生存的文化语境 3

第一节 西方女性历史生存语境的文化效应 3

一、成为“他者”的历史起因:地域性取代人身性 4

二、西方性政治的权力规定性 8

第二节 中国女性历史生存语境的文化效应 14

一、女性“卑从”生存的历史背景:族群血缘与政治地缘的交融 14

二、中国性等级的伦理规定性 17

三、“孝”范畴的女性生存意义 21

第三节 中国与西方“第二性”的殊途同归 24

一、性政治——伦理:西方女性“第二性”的历史生成之路 24

二、伦理——性政治:中国女性“第二性”的历史生成之路 27

第二章 中西文化构型下的传统女性观 32

第一节 双重原罪:西方文化的二元不对等结构与女性观 34

一、形成:女性创造身体,男性创造文化 35

二、发展:一切权力和荣耀归于“全能的父” 39

三、转型:“男人是理性的动物,女人是情感的动物” 44

四、尾声:男人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是“他要” 46

第二节 贱中之贱:中国文化的一元差序格局与女性观 48

一、形成:以男女配天地 49

二、确立:“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54

三、延续:理学的经典化 55

第三节 中西文化构型下女性角色的异同 58

一、双重牺牲与家族本位奉献:中西女性角色定位的差异 58

二、中西女性现实境遇的异同 61

第三章 中西文化构型下的女性审美意识 72

第一节 永恒美神:西方男性中心主义诗性—审美理想的肉身载体 72

一、古典的源头:被膜拜的形式美与对女性的物化审视 73

二、近现代的范式确立:美丽肉身与诗性心灵的表里关系 79

第二节 性灵佳人:中国诗性文化精神的投射 84

一、上古:作为对象物的女性与“佳人”雏形的形成 85

二、中古:“存意之象”与“佳人”模式的确立 88

三、近古:“隐于色”与“佳人”模式的延伸 92

第三节 更替式文化中的“弑父”同盟与互补式文化中的性灵寄托 96

一、“永恒女性”与西方更替式文化 97

二、“性灵佳人”与中国儒道互补文化 100

三、反抗父权制中心的自由与另一种规训 102

下编 111

第四章 特殊的他者/卑从:中西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111

第一节 西方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111

一、希腊神话:“自然母性”的文化取向 111

二、希伯来文学:圣母形象的文化功能 116

三、男性价值观折射下的母亲形象的两极化表现 120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122

一、中国神话的“母性崇拜”倾向 122

二、“孝”伦理的产物——中国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类型 126

三、脱不去的“卑从”身份 129

第三节 中西文学中的母亲形象比较 132

一、中西母亲形象差异性比较 132

二、中西母亲形象差异性缘由分析 134

第五章 男性道德观的规训:中西文学中的“贤妻”形象 139

第一节 “家庭天使”:西方文学的典范妻子形象 139

一、西方文学的“家庭天使”谱系 140

二、“家庭天使”的品性及其成因 148

三、“家庭天使”的境遇及其本质 151

第二节 “贤妇”:中国文学中的典范妻子形象 156

一、中国文学的“贤妇”谱系 156

二、“贤妇”的品性及其成因 160

三、“贤妇”的境遇及其本质 166

第三节 中西文学中“贤妻”形象比较 168

一、忠贞的共性认同探析 169

二、卑从的差异性分析 171

三、子嗣及家庭女性命运差异的形象辨析 173

第六章 男性道德观的悖逆:中西文学中的恶妻形象 177

第一节 “妖妇”:西方文学中的恶妻形象 177

一、西方文学中“妖妇”的形象生成及其衍化 177

二、“妖妇”的品性及其成因 182

三、“妖妇”的境遇及其本质 183

第二节 “恶妇”:中国文学中的恶妻形象 185

一、中国文学中“恶妇”的形象生成及其衍化 186

二、“恶妇”的品性及其成因 189

三、“恶妇”的境遇及其本质 194

第三节 中西文学中恶妻形象比较 196

一、红颜祸水的共性认同 196

二、伦理根基的差异性分析 199

第七章 以爱情为价值依托的女人:中西传统文学中作为情人的女性形象 202

第一节 西方文学中的情人形象 202

一、情人的文化心理功能 203

二、西方文学情人形象的基本类型 204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中的情人形象 209

一、外貌层面:声色的追求 210

二、性情层面:以爱情为价值依托的女性形象 212

第三节 中西情人形象的异同 222

一、外貌层面:二元审美与过渡差异 223

二、性情方面:反抗父权秩序的同盟与情感需求的对象 224

第八章 游离于社会的女性魅惑:中西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228

第一节 西方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228

一、西方妓女的起源追溯 229

二、西方妓女职业的发展与基督教的关系 230

三、西方文学中妓女的形象特征分析 234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236

一、中国妓女的起源追溯 237

二、中国妓女职业的发展与儒道的关系 239

三、中国文学中妓女的形象特征分析 245

第三节 中西文学中的妓女形象比较 250

一、中西妓女形象的共同社会属性 250

二、中西妓女形象的不同伦理追求 252

三、中西妓女形象的不同审美表现 256

第九章 被崇拜的偶像:中西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形象 261

第一节 希腊—罗马女神与圣母—圣女谱系 262

一、高级的“财产”:希腊—罗马女神 262

二、神性的载体:圣母与圣女 266

第二节 “菩萨”:母性伦理的宗教化展现 274

第三节 中西宗教型女性形象的异同 278

一、功能差异:普世的信仰对象与亚文化群的偶像 279

二、信仰目标差异:罪孽中的获救与苦难中的得道 282

三、信仰特质差异:彼岸神性的垂顾与现世德行的完善 285

参考文献 288

索引 291

后记 29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