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
  • 作 者:刘奎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0860911
  • 标注页数:329 页
  • PDF页数:34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0 ≥32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二、视野与观点 10

三、问题与脉络 17

第一章 文人交游与现代思潮 20

第一节 诗人交谊与文坛互动:纪弦(路易士)与香港关系考论 21

第二节 吴兴华与20世纪50年代台港的现代诗 34

第三节 交汇与重叠:《中国学生周报》上的“台湾文坛” 46

附:《中国学生周报》台湾作家作品目录 63

第二章 台湾与香港现代主义诗歌比较 93

第一节 翻译的政治:台港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译介及其差异 93

附:现代诗刊译介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统计 111

第二节 都会风景与殖民经验:冷战初期香港现代诗的几个母题 122

第三节 冷战中的热战: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战争诗 142

第三章 编辑、刊物与文化场域的互涉 181

第一节 作为编辑的纪弦(路易士) 182

第二节 《中国学生周报》与冷战时期港台的学生文学与教育 194

第三节 上海、台北与香港:《新希望周刊》的三个阶段 207

第四章 港台传统文人圈的聚散:以易君左为中心 219

第一节 兼容新旧:易君左的文人圈 220

第二节 想象河山:易君左与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纪游写作 228

第三节 移/遗民:易君左与港台诗人的唱和交游 243

第五章 走向文化共同体:交往的文化政治 259

第一节 “遗民”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以梁启超与台湾士大夫的诗词唱和为中心 260

第二节 幻象中的探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港现代派诗人共同体 274

第三节 缝合断裂:20世纪80年代台湾《联合文学》所揭载的“现代文学” 290

附:《联合文学》所载中国大陆“现当代文学”目录 301

结论 312

参考文献 318

后记 32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