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  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
  • 作 者:赵书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05620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上篇 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 1

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的新思考 1

一、历史民族音乐学发展渊源 2

二、历史民族音乐学:注重对音乐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 4

三、历史民族音乐学:两种文本的历史书写(口述文本与书面文本) 5

四、历史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中国实践 6

五、后现代论域下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 8

六、历史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11

七、结语 14

仪式音乐文本的互文性与符号学阐释 15

一、仪式及其音乐的互文性研究 16

二、仪式音乐的符号学研究 23

口述文本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29

一、音乐口述史研究现状 29

二、音乐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意义 38

三、音乐口述史研究方法 47

四、口述史研究面对的质疑 50

五、结语 55

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前景与展望——由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放映的6场音乐民族志电影所引发的思考 57

一、民族志电影概述 58

二、音乐民族志电影 59

三、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60

四、开展“音乐民族志电影节”播映与相关学术活动 66

五、结语 66

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 68

一、田野考察方法论思考 69

二、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 73

三、田野中如何选点 75

四、田野考察中的场记与日记的区别 75

五、田野后续工作 76

六、结语 77

跨界·区域·历史·认同——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四个关键词 78

一、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78

二、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81

三、加强历史与当下互动关系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 87

四、“音乐与认同”研究 90

五、跨界·区域·历史·认同之关系 93

六、结语 95

中篇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问题研究 96

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 96

一、学科发展现状思考 96

二、乐种研究现状思考 100

三、专题性研究 107

四、结语 116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反本质主义思考 118

一、比较音乐学发展到民族音乐学体现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学术观念的转变 119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族性界定的反本质主义思考 121

三、后现代史学视域下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 127

四、中国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中的后现代思维 129

五、结语 131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问题纵横谈 134

一、中国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4

二、后现代视域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136

三、“大民族文化中心论”思想不利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发展 138

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族群”与“民族”概念区分 139

五、“音乐民族志”与“音乐文化志”概念辨析 142

六、民俗仪式性与表演语境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审美问题的思考 144

七、亟待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区域音乐文化史的研究 145

八、结语 148

下篇 瑶族音乐专题研究 150

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50

一、21世纪前瑶族音乐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50

二、21世纪以来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52

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语境下的瑶族音乐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61

四、结语 162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由“瑶族style”表演文本所引发的系列反思 164

一、语言符号学视域下的“瑶族style”表演文本分析 164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的文化功能变迁问题的思考 168

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创新问题 170

四、结语 172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瑶族传统文化研究——2015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的歌谣与仪礼国际研讨会”述评 173

一、中国湖南蓝山瑶族还家愿仪式文化及其音乐研究 173

二、滇、桂瑶族支系的婚礼音乐研究 174

三、泰国瑶族仪式歌谣研究 175

四、美国与德国图书馆瑶族经文文献文本的研究 175

五、多学科互动合作视域下的瑶族传统文化研究 176

六、对瑶族传统文化展开跨越时空性质的定点考察研究 177

七、作为“文化持有者”瑶族师公的亲自参与,并以局内人的视角对本文化的解读是会议的最大亮点 178

八、结语 178

附:“瑶族歌谣与仪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致辞 180

“认同的力量”/“逃避统治的‘艺术’”——湘、粤、桂过山瑶音乐“族性歌腔”的文化隐喻 182

一、过山瑶“族性歌腔”的艺术特质 183

二、“族性歌腔”与湘、粤、桂区域音乐(音调)认同 184

三、“族性歌腔”与瑶族族群文化认同 186

四、“族性歌腔”:逃避历代王朝统治的“艺术” 188

五、结语 190

学术交流与田野考察剪影 191

后记 20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