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性别偏差态度研究  基于内隐与外显双系统解析
  • 作 者:贾凤芹著
  • 出 版 社: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7224568
  • 标注页数:175 页
  • PDF页数:1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5 ≥1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2.2 研究思路 3

2.3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4

第二章 性别偏差态度研究综述 6

1 偏差态度的概念及来源 6

1.1 偏差态度的概念 6

1.2 偏差态度的相关概念 9

1.3 偏差态度的来源 10

2 性别偏差态度 13

2.1 性别偏差态度的概念 14

2.2 性别偏差态度的表现形式 15

2.3 性别偏差态度的测量 18

2.4 内隐与外显性别偏差态度之间的关系 25

2.5 持偏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26

2.6 偏见知觉对自尊与行为的影响 28

2.7 性别偏差态度的改变 31

3 问题提出 33

第三章 大学生现代性别偏差态度调查问卷的编制 36

1 引言 36

2 方法 37

2.1 研究对象 37

2.2 效标量表 38

2.3 研究程序 39

3 结果 40

3.1 大学生性别偏差态度结构的初步确立 40

3.2 预测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3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47

4 分析与讨论 51

4.1 大学生现代性别偏差态度调查问卷编制的必要性 51

4.2 大学生现代性别偏差态度调查问卷编制的有效性 51

5 结论 52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外显性别偏差态度调查 53

1 引言 53

2 方法 54

2.1 研究对象 54

2.2 研究工具 54

2.3 研究程序 55

2.4 数据处理 55

3 结果 55

3.1 当代大学生外显性别偏差态度的总体特征 55

3.2 个体背景变量的主效应分析 57

3.3 对主效应显著变量的进一步检验 58

4 分析与讨论 59

4.1 当代大学生轻微持有敌意性别偏差态度 59

4.2 善意性别偏差态度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59

4.3 当代大学生针对女性行为和教育领域的偏差态度较严重 60

4.4 男大学生的敌意性别偏差程度高于女生 61

5 结论 62

第五章 内隐性别偏差态度测量及与外显态度的关系分析 63

1 引言 63

2 研究方法 64

2.1 研究对象 64

2.2 IAT程序设计 64

2.3 外显偏见测验材料 69

2.4 整体研究程序 70

2.5 数据处理 70

3 结果 70

3.1 内隐性别偏差态度的总体特征 70

3.2 个体背景变量的主效应分析 71

3.3 对主效应显著变量的进一步检验 72

3.4 不同背景变量对IAT效应的回归分析 75

3.5 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性别偏差态度之间的关系 76

4 分析与讨论 78

4.1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性别偏差态度 78

4.2 男女大学生互相持有内隐偏差态度 79

4.3 内隐测验法比外显测量测得的偏差程度更高 80

4.4 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结果之间呈低度正相关关系 81

5 结论 82

第六章 无偏反应动机对外显与内隐偏差态度的影响 83

1 引言 83

2 方法 84

2.1 研究对象 84

2.2 研究工具 84

2.3 研究程序 84

3 结果 85

3.1 大学生无偏反应动机的总体特征 85

3.2 个体背景变量对大学生无偏反应动机的主效应分析 85

3.3 大学生无偏反应动机与内隐、外显性别偏差态度之间的关系 86

3.4 无偏反应内部、外部动机对内隐与外显偏差态度的回归分析 87

4 分析与讨论 88

4.1 无偏反应的内部、外部动机之间呈现低度正相关关系 88

4.2 内部动机对外显与内隐态度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89

5 结论 90

第七章 偏差表现形式、情境、动机对认知与行为倾向的影响 91

1 引言 91

2 方法 92

2.1 研究对象 92

2.2 研究工具 92

2.3 研究程序 92

3 结果 93

3.1 情境对性别偏差反应的效应分析 93

3.2 偏差形式对性别偏差反应的影响分析 95

3.3 偏差形式、情境对偏差行为反应的回归分析 96

4 分析与讨论 99

4.1 情境因素是影响偏差行为的重要变量 99

4.2 善意性别偏差与对女性管理者的积极评价密切相关 100

4.3 内隐态度是预测行为的显著变量 101

4.4 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102

5 结论 102

第八章 内群体偏见知觉对自尊与行为倾向的影响 103

1 引言 103

2 方法 104

2.1 研究对象 104

2.2 研究工具 104

2.3 研究程序 105

3 研究结果 107

3.1 内群体偏见知觉与自尊、性别角色认同的相关 107

3.2 内群体偏见知觉对自尊与行为反应倾向的影响 108

4 分析与讨论 109

4.1 知觉到内群体偏见威胁促使个体自尊水平提高 109

4.2 内群体偏见知觉与对高地位群体的认同关系密切 110

4.3 内群体偏见威胁导致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倾向 110

5 结论 111

第九章 性别偏差态度的干预 112

1 引言 112

2 方法 114

2.1 研究对象 114

2.2 研究工具 114

2.3 研究程序 114

2.4 课堂讲授与团体辅导方案 115

3 结果 118

3.1 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 118

3.2 实验组被试的干预效果 119

3.3 干预后意向改变的评估 120

3.4 改变意向、动机形式对外显偏差态度的影响 121

4 分析与讨论 122

4.1 教育干预对减少外显性别偏差态度效果显著 122

4.2 教育干预对减少内隐性别偏差态度作用不显著 123

4.3 认知、评价改变意向对减少外显性别偏差态度效果显著 124

5 结论 124

第十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125

1 研究结果的综合讨论 125

1.1 当代大学生性别偏差态度的形式、程度及影响因素 125

1.2 偏差态度的形式、情境、动机对持偏者认知与行为倾向的影响 129

1.3 内群体偏见知觉对女大学生自尊与行为倾向的影响 130

1.4 教育干预对减少大学生性别偏差态度的效果 131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132

3 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132

4 结论 133

附录 135

参考文献 16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