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复归山水  从山水画到山水城市的可能性探析
  • 作 者:初冬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2221189
  • 标注页数:161 页
  • PDF页数:1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0 ≥1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什么 1

1.2 为什么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城市”理念的关系 3

1.2.1 文化内核的缺失 3

1.2.2 “物化”与“人化” 5

1.2.3 艺术认知途径——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媒介作用 6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9

1.3.1 研究内容概述 9

1.3.2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11

1.4 相关文献综述 13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3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1.5 研究创新之处 19

1.6 研究框架 19

第2章 思维背景 21

2.1 宇宙论 21

2.1.1 中国宇宙论:阴阳五行宇宙论体系 22

2.1.2 不同宇宙论意识影响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30

2.2 主体认知结构 34

2.2.1 何为主体的认知结构 35

2.2.2 构成要素 36

2.3 “现代性”反思 40

2.3.1 现代性与现代化 40

2.3.2 现代性危机 41

2.3.3 现代性特征 43

2.4 艺术经验认知途径 46

2.4.1 可行性分析 47

2.4.2 山水画的认知媒介 48

2.4.3 山水画的现代性媒介价值 49

2.5 小结 52

第3章 山水画的价值论——从山水之“道”到山水之“画” 54

3.1 道通为一 55

3.1.1 山水释义 55

3.1.2 山水情结 55

3.1.3 山水文化 56

3.2 儒家的影响 58

3.2.1 比德 58

3.2.2 同类相动 59

3.3 道家的影响 60

3.3.1 道法自然 60

3.3.2 玄对山水 62

3.3.3 物化 62

3.3.4 达生 64

3.4 佛家的影响 65

3.4.1 心生 65

3.4.2 离形 66

3.5 小结 67

第4章 山水画观照论 68

4.1 观物取象 68

4.1.1 外师造化 68

4.1.2 度物象而取其真 70

4.2 立象以尽意 73

4.2.1 中得心源 73

4.2.2 以心统物 77

4.2.3 通情达理 80

4.3 意境 83

4.3.1 意境之义 83

4.3.2 超以象外 84

4.3.3 畅神 87

4.3.4 以意达逸 88

4.4 小结 89

第5章 传移摹写——从山水画到“山水城市”的认知转换 91

5.1 殊途同归 91

5.1.1 中国人的栖居理想 91

5.1.2 城市山林 94

5.1.3 山水画与山水园的互通 95

5.2 “山水城市”释意 99

5.2.1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念 100

5.2.2 理论发展 102

5.2.3 重新界定 103

5.3 迁想妙得——艺术哲学与设计理念 105

5.3.1 意象性 105

5.3.2 文化性 111

5.3.3 体验性 118

5.3.4 基于“山水”概念的现代景观意境营造 126

5.4 小结 130

第6章 基于“山水”概念的景观设计的认知启发 132

6.1 观念 132

6.2 角度 135

6.2.1 艺术传承 136

6.2.2 类推 137

6.3 态度 139

6.3.1 人文态度 140

6.3.2 主体修养论 141

6.4 整合 144

6.4.1 “集成通变”的思维体系 144

6.4.2 艺术思维整合 146

6.4.3 学科整合 147

6.5 小结 149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50

参考文献 152

致谢 16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