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梅兰芳精神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梅兰芳精神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作 者:梅兰芳纪念馆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775415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在“梅兰芳精神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的讲话&连辑 1

继承梅兰芳精神,传承梅派艺术&梅卫华 3

梅兰芳与文化传播&刘祯 5

梅兰芳与京剧传播&蔡碧霞 16

论梅兰芳演剧所追求的“古典美”&李玫 25

梅兰芳艺术和中华美学精神&顾春芳 34

论梅兰芳的创新精神&冉常建 40

梅兰芳的京剧传播意识&于建刚 45

《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拍摄传播的主要问题&邹元江 50

梅兰芳的新社会新形象——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漫笔(节选)&靳飞 66

论进入新中国的梅兰芳&朱恒夫 74

重新学习梅兰芳的“观众学”&路应昆 84

中国戏曲对于世界现代戏剧的贡献——论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历史意义&孙玫 89

中西方戏剧审美对话的开启——梅兰芳访美演出策略分析&耿余 96

《游美日记》中的梅兰芳&李小红 113

梅兰芳看到了哪些苏联剧目&著者〔俄罗斯〕娜塔莉娅·玛科洛娃 译者 陈世雄 130

译文三篇&陈世雄 140

梅兰芳与梅耶荷德&李明正 146

跨越历史时空的梅兰芳——重读袁英明《东瀛品梅》札记&周华斌 155

戏曲跨文化对话研究的新要求与瓶颈:从梅兰芳与戏曲海外交流研究生发的几点思考&江棘 163

京剧如何“走出去”——梅兰芳首次访日的启示&陈建平 171

论梅兰芳首次访日公演成功之内在因素&袁英明 178

1919年、1924年梅兰芳两次访日公演的比较&樊诗雪 197

梅兰芳与中日戏剧文化交流&李小菊 210

梅兰芳古装新戏与“电光”的世纪——试探梅兰芳《天女散花》与洛伊·富勒的“电光舞”之关系&〔日〕平林宣和 218

梅兰芳精神与京剧传播——兼谈藏戏·京剧《文成公主》创作与表演&曹娅丽 邸莎若拉 224

梅兰芳精神在上海&朱惜珍 233

文化传播,在于传心——跨越八十六年的美国荣誉博士学位&孙萍 247

梅兰芳·京剧与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刘文峰 肖宜悦 251

探寻梅兰芳艺术表演精微&吴乾浩 260

梅兰芳艺术特色与表演体系&秦华生 263

黄佐临与梅兰芳&陈迎宪 267

化无形为有形——梅兰芳与布鲁克演剧理念对比解读&傅秋敏 273

构建“梅学”理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张一帆著《梅学初得》一书序言&钮骠 288

诠释“移步不换形”——从《穆桂英挂帅》到《大唐贵妃》&丁汝芹 291

从原点看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说&谭志湘 296

青春的跃动与践行的脚印——梅兰芳(1913—1918)&何玉人 303

梅兰芳早期表演艺术及其评价研究&张婷婷 315

梅兰芳学演昆剧研究——梅兰芳与创演心理学&骆正 326

新时期京剧艺术回眸——兼论新时期梅派舞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曾果果 334

解读齐如山“研究”国剧的意味&郭艳平 341

梅氏父子四题&张一帆 347

梅兰芳的创作理念及启示&智联忠 357

时装戏复排乎?——以《童女斩蛇》为例&常立胜 364

梅兰芳佳剧《御碑亭》赏析&张永和 368

浅论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周传家 373

梅兰芳与汤显祖的灵魂对话《牡丹亭》&闻慧莲 383

梅兰芳搬演、论析汤显祖《牡丹亭》补述&谷曙光 389

梅兰芳《南柯记·瑶台》演出研究&张静 399

梅兰芳与程砚秋京剧唱腔旋律形态比较&仲立斌 410

“原声”的价值及唱片与舞台之间:梅兰芳民国唱片研究&海震 422

梅兰芳手势在剧目表演中的运用与革新&俞丽伟 430

假如梅兰芳没有唱过&刘连群 446

李玉茹向梅兰芳先生学戏的文字&李如茹 449

论俞振飞和梅兰芳的昆曲表演&马晓霓 453

出于古舞,成于梅舞——梅兰芳戏曲舞蹈编创之路&池浚 462

简论梅兰芳大师启迪引导下的豫剧改革&张大新 程光耀 473

人文“丝路”,梅、李“飞天”&魏子晨 484

王瑶卿与梅兰芳的艺术交谊&孙红侠 490

梅兰芳与三庆班之艺术渊源管窥&王灵均 497

旧中出新,新而有根——略谈梅葆玖的艺术思想&翁思再 503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纪念梅葆玖先生&张斯琦 506

梅氏父子与川剧&杜建华 510

试论梅葆玖先生对梅派艺术的卓越贡献&陈培仲 516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