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邹树梁著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2241407
- 标注页数:133 页
- PDF页数:14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5 ≥1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缩略语说明 1
第1章 绪论 1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 1
1.1.1 开发清洁能源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1.2 世界核电产业新一轮发展 1
1.1.3 中国核电产业加速发展已成为必然 3
1.2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研究意义 4
1.3 核电产业及相关概念界定 5
1.3.1 核电产业的界定 5
1.3.2 核电产业的特点 6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7
1.4.1 国外核电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7
1.4.2 国内核电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0
1.4.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述 11
1.5 本书研究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12
1.5.1 研究方法 12
1.5.2 本书研究的逻辑结构 12
1.5.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第2章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14
2.1 概述 14
2.2 经济学视角 15
2.2.1 产业组织理论 15
2.2.2 产业政策理论 18
2.2.3 循环经济理论 19
2.3 管理学视角 19
2.3.1 战略管理理论 19
2.3.2 组织管理理论 21
2.4 核能经济学视角 24
2.5 本章小结 26
第3章 主要核电国家核电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28
3.1 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历程 28
3.1.1 实验示范阶段 28
3.1.2 高速发展阶段 28
3.1.3 滞缓发展阶段 29
3.1.4 复苏发展阶段 29
3.2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的现状 30
3.2.1 概述 30
3.2.2 美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32
3.2.3 俄罗斯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34
3.2.4 法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38
3.2.5 日本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40
3.2.6 韩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 42
3.3 主要核电国家核电产业发展战略比较 43
3.3.1 核电产业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43
3.3.2 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 44
3.4 核电产业管理体制比较 45
3.4.1 核电厂产权 46
3.4.2 行业管理和核安全管理 46
3.4.3 政府行为 46
3.5 产业组织模式比较 47
3.5.1“小业主”型的美国产业组织模式 47
3.5.2“大业主”型的法国产业组织模式 48
3.5.3“供应商”式的日本产业组织模式 48
3.5.4“一体化”型的韩国核电产业组织模式 49
3.5.5 以业主为核心合作的俄罗斯组织模式 50
3.5.6 五种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 50
3.6 技术创新模式比较 52
3.6.1 完全自主型技术发展模式 52
3.6.2 引进消化型技术发展模式 52
3.7 主要核电国家核电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53
3.7.1 国家核电产业政策要明确稳定 53
3.7.2 注重市场化运作 55
3.7.3 核电产业发展机制统一完整 55
3.7.4 注重技术创新 55
3.8 本章小结 56
第4章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57
4.1 世界核电产业发展趋势 57
4.1.1 电力发展重心转移 57
4.1.2 发展轻水堆型核电 57
4.1.3 追求更好的安全性 57
4.1.4 不断改善核电产业的经济性 58
4.2 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8
4.2.1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概况 58
4.2.2 中国核电产业的管理体制分析 60
4.2.3 中国核电产业组织分析 60
4.3 中国核电的供需分析 63
4.3.1 核电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63
4.3.2 中国核电产业的需求分析 65
4.4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模型 66
4.4.1 常用预测方法介绍 66
4.4.2 预测效果评价指标 70
4.4.3 组合预测方法 72
4.4.4 组合预测方法在电力装机容量中的应用 76
4.4.5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81
4.4.6 核电厂的选址分析 82
4.5 本章小结 83
第5章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84
5.1 核燃料循环问题 84
5.1.1 开路循环和闭式循环的概念 84
5.1.2 未来核燃料循环的目标 84
5.1.3 核燃料循环中的废物管理 85
5.1.4 中国核燃料循环的方式及关键问题 86
5.2 铀资源供应问题 87
5.2.1 世界铀资源供应趋势 87
5.2.2 中国铀资源供需分析 90
5.3 核电技术和装备自主化问题 92
5.3.1 中国核电技术和设备自主化的历程 93
5.3.2 中国核电技术和设备自主化现状 94
5.3.3 中国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途径 95
5.4 核电的经济性问题 95
5.4.1 核电的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 96
5.4.2 国际核电经济性分析 97
5.4.3 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 99
5.5 核电的安全性问题 102
5.5.1 几种主要能源的安全性比较 102
5.5.2 核电产业的安全特性 103
5.5.3 设计安全裕量 104
5.5.4 核安全监督 104
5.6 本章小结 105
第6章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106
6.1 中国核电产业SWOT分析 106
6.1.1 中国核电产业的优势分析 106
6.1.2 中国核电产业的劣势分析 109
6.1.3 中国核电产业的机会分析 111
6.1.4 中国核电产业的威胁分析 111
6.2 制定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的关联模型 112
6.2.1 关联模型的构建 112
6.2.2 关联模型的分析 114
6.3 中国核电产业的自主创新 119
6.3.1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提出 119
6.3.2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内涵 120
6.3.3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目标 121
6.3.4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核心 121
6.3.5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 122
6.4 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创新的实施 123
6.4.1 实施的技术支持体系 123
6.4.2 战略实施的管理支持体系 124
6.4.3 实施的具体措施 126
6.5 本章小结 127
参考文献 128
后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