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宏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14848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8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8 ≥27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上篇 自然地理问题 3
第一章 成都平原的“滇池” 3
一 引言 3
二 现代技术资料推测 4
三 历史文献资料考证 6
四 结语 20
第二章 “成都”名称的来历 23
一 引言 23
二 “成都”之旧释 25
三 “成都”之新解 29
四 结论与启示 53
第三章 三峡地区的“云梦” 56
一 引言 56
二 吕后《二年律令》中的“云梦” 58
三 楚襄王与宋玉所游的“云梦” 69
四 余论 73
第四章 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 77
一 引言 77
二 汉水上游诸水东流时期(远古—前186年) 80
三 武都道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分流(前186—前161年) 83
四 汉水上游诸水南流时期(前161年至今) 100
五 结论与讨论 108
第五章 洱海古地图与洱海水系变迁 112
一 引言 112
二 唐《西洱河图》及其所反映的洱海水系 114
三 洱海湖水经波罗江道南流的证据 115
四 洱海湖水南流通道的演变过程 121
五 结语 124
下篇 人文地理问题 129
第六章 廪君巴人夷水与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129
一 引言 130
二 廪君巴人夷水非今清江的依据 131
三 廪君巴人夷水为今大宁河的依据 136
四 廪君的迁徙原因及名称来历 151
五 殷商至春秋时代巴人的活动中心区 160
六 结语 163
第七章 夜郎人的迁徙历程 165
一 引言 165
二 四川盆地:夜郎人的故乡 166
三 云贵高原:夜郎人的第二故乡 175
四 獠人入蜀:夜郎人重返故乡 177
五 仡佬族:夜郎人的直系后裔 184
六 结语 188
第八章 五尺道与西南夷道 190
一 引言 190
二 五尺道非古代川南入滇道路 191
三 五尺道为古代汉中入蜀道路 195
四 余论 200
第九章 庄蹻入滇与庄豪入滇 206
一 引言 206
二 “庄蹻”“庄豪”非一人 208
三 “楚威王”不能改为“楚顷襄王” 212
四 楚黔中郡与夜郎无涉 215
五 “循江上”非“从沅水” 217
六 庄蹻所王之“滇”非庄豪所王之“滇” 221
七 余论 225
第十章 楚黔中郡与秦黔中郡 229
一 引言 229
二 关于楚黔中郡 230
三 关于秦黔中郡 235
四 结论 240
附录1 湘西里耶盆地诸古城遗址的历史身份 242
一 引言 242
二 里耶古城:楚秦汉初的迁陵县治 244
三 魏家寨古城:西汉中后期的迁陵县治 246
四 大板村遗址:东汉时代的迁陵县治 249
五 里外城村:三国西晋时代的迁陵县治 251
六 结语 254
附录2 “五谿”本义考 257
一 引言 257
二 传统“五谿”释义的问题 259
三 “五谿”本为“武谿”之误 262
四 从“武谿”到“五谿”的讹变 265
五 结语 268
附录3 就《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商榷者有关疑惑的几点答复 270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