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卉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9014990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2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宋之前的《中庸》研究 5
第一节 《中庸》文献简述及成书问题 5
第二节 子思学派对《中庸》学说的发展 11
第三节 孟子对《中庸》学说的发展 20
第四节 汉至唐的《中庸》研究 25
本章小结 46
第二章 朱熹《中庸》学的学术背景 48
第一节 理学思潮的兴起 48
第二节 朱熹理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54
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朱熹《中庸章句》成书过程研究 69
第一节 《中庸章句》成书之准备阶段 70
第二节 《中庸章句》之草成阶段 97
第三节 《中庸章句》之修正阶段 100
第四节 《中庸章句》之完善阶段 114
第五节 《中庸章句》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编排的位置及宋至清现存版本考略 121
本章小结 131
第四章 朱熹《中庸》学的主要内容 132
第一节 朱熹对《中庸》一书的界定 132
第二节 “本体”论思想 135
第三节 心性论思想 191
第四节 “道统”论 212
第五节 “慎独”论 227
第六节 “中庸”论 235
第七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 247
第八节 朱熹《中庸》诠释中对“异端”思想的排斥 253
第九节 朱熹《中庸》学文献举隅及朱熹对儒家经典与他人观点的引用举例 258
本章小结 270
第五章 朱熹《中庸》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73
第一节 朱熹《中庸》学的历史地位 274
第二节 朱熹《中庸》学对元、明、清三代《中庸》学的影响 278
本章小结 301
结语 303
附录:宋代《中庸》研究著述表 306
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