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长春,徐文舸,杜月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125024
- 标注页数:311 页
- PDF页数:32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0 ≥3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总论:提高生产率对策 1
一 以劳动生产率展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逻辑 1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生产率在低起点上持续快速增长 4
三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低和劳均资本少 12
四 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更加依赖全要素生产率 24
五 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机制会有明显变化 26
六 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33
第二章 生产率理论进展及生产率的内在关联性 42
一 从单要素生产率到全要素生产率 42
二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45
三 三个生产率的内在关系 53
第三章 我国劳动生产率变动及结构特征 59
一 劳动生产率的总量特征 60
二 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特征 64
三 劳动生产率的地区特征 70
四 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制特征 91
五 结论与建议 104
第四章 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108
一 资本生产率概念解析 108
二 资本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113
三 全国资本生产率估算及分解 117
四 有关我国资本生产率变化的几点认识 123
五 结论和建议 133
第五章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142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 142
二 资本和劳动力增长 143
三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146
四 可变要素弹性法计算TFP 148
五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154
第六章 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别比较 164
一 引言 164
二 劳动生产率的跨国比较 167
三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176
四 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181
五 结论与建议 192
第七章 案例研究一: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202
一 引言 202
二 文献综述 204
三 实证研究 209
四 案例分析 214
第八章 案例研究二:苏州劳动生产率研究 222
一 苏州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基本特征 222
二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位置 229
三 苏州劳动生产率的未来变化路径 233
四 苏州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对策措施 254
附录 文献综述:生产率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262
调研报告一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鲁鄂陕三地调研报告 284
调研报告二 基础好困难多,新动力正在形成——对苏州市劳动生产率的调研报告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