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罗必良,伊童伟,张露,洪炜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09241886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农地产权逻辑:种粮行为的动因 3
第一章 农地产权、要素配置与种植结构“趋粮化”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种植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 5
三、数据来源、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11
四、估计结果与分析 16
五、结论与讨论 22
第二章 农地调整、风险规避与种植结构“趋粮化” 26
一、问题的提出 26
二、农地调整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理论线索 28
三、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32
四、估计结果与分析 36
五、结论与讨论 43
第三章 地权调整、跨期约束与农户的被迫选择 47
一、问题的提出 47
二、逻辑框架 49
三、数据、变量与模型 53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56
五、结论与讨论 64
第二部分 要素配置逻辑:种粮行为的路径 71
第四章 劳动力转移会导致种植结构“非粮化”吗? 71
一、问题的提出 71
二、理论模型与机理分析 73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78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80
五、结论与启示 90
第五章 农地流转会导致种植结构“非粮化”吗? 93
一、问题的提出 93
二、“非粮化”行为及其转换:理论模型分析 95
三、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99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03
五、结论与启示 108
第六章 农地经营规模扩大会导致“非粮化”吗? 110
一、问题的提出 110
二、理论线索 112
三、实证资料、模型与变量选择 118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22
五、结论与思考 128
第三部分 农业分工逻辑:种粮行为的拓展 135
第七章 服务规模经营:从纵向分工到横向分工及连片专业化 135
一、问题的提出 135
二、规模经济的本质是分工经济 136
三、农业分工:从自然分工到服务外包 142
四、纵向分工、市场容量与农户专业化 145
五、服务规模经营的关键:横向分工与区域连片专业化 148
六、结论与讨论 153
第八章 市场容量、交易密度与农业服务规模决定 156
一、问题的提出 156
二、服务商交易半径的决定机制 157
三、农户的生产决策过程 162
四、外包服务市场的发展机制:从横向分工和连片专业化到纵向分工 166
五、一个延伸:农业服务市场的“时空”概念 169
六、结论与思考 172
第九章 农业规模经营:要素市场互动的实证检验 176
一、问题的提出 176
二、理论线索与逻辑推导 178
三、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183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88
五、结论与讨论 195
第十章 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2005—2015年) 199
一、问题的提出 199
二、逻辑线索及其推论 203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判断 209
四、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216
五、稳健性检验:基于PVAR模型的分析 227
六、结论与讨论 231
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