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上古汉语动词语义内涵研究
  • 作 者:王诚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00159821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8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0 ≥2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动词语义研究的取径和方法 4

1.语义特征分析 5

2.配价和格语法 6

3.认知语义研究 7

4.句法一语义界面研究 8

二、古汉语动词语义研究的现状 10

1.研究现状概述 10

2.研究案例分析 13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 15

1.研究对象 15

2.基本思路 18

四、本书的语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20

1.语料来源 20

2.结构安排 23

第二章 基于《说文》的上古汉语动词分类 25

第一节 动词的界定和选取 25

一、动词的界定 26

二、动词的选取 27

第二节 《说文》词训系联 30

第三节 动词语义分类概况 34

一、一般运动变化 35

二、涉及身体部位 41

三、其他动作行为 49

第三章 上古汉语动词语义的时间内涵 53

第一节 动词的时间语义特征 53

一、汉语体范畴研究概述 54

二、位移动词的时间语义特征 57

(一)位移动词的过程结构 59

(二)时间特征和情状类型 74

三、动作动词表达行为和结果 78

第二节 动词时间特征与语法研究 87

一、从体的角度看介词“于” 87

(一)前人研究的检讨 88

(二)动词和介词“于”的关系 90

二、从时体角度看副词“方” 95

(一)前人研究的检讨 96

(二)“方”类副词的平行互证 99

第三节 小结 103

第四章 上古汉语动词语义的空间内涵 107

第一节 动词语义和空间位置 108

一、静态与动态 109

二、空间位置关系 113

(一)空间拓扑关系 113

(二)空间方位关系 118

第二节 位移动词和运动参照 125

一、自身参照与他物参照 126

(一)“前、进”“退、却”的对称 127

(二)“前、进”“退、却”的不对称 132

二、空间位移的主观参照 135

第三节 动词语义和方向特征 141

一、动词的方向特征 142

(一)手部动作的方向性 143

(二)足部动作的方向性 157

(三)眼部动作的方向性 166

二、方向的对立统一 174

(一)施受对立统一 174

(二)内外对立统一 177

(三)上下对立统一 179

三、动词的方向性分化 183

第四节 小结 188

第五章 上古汉语动词语义的角色内涵 190

第一节 语义角色的相关研究概述 190

一、西方语言学的语义角色理论 190

二、汉语研究中的相关内容简介 191

第二节 动词语义角色与词义研究 193

一、综合性动词和角色隐含 194

(一)对象角色隐含 195

(二)工具角色隐含 199

二、语义角色与同义词辨析 204

三、宾语的角色与词义演变 212

第三节 动词语义角色与语法研究 217

一、语义角色与上古汉语作格动词 218

(一)古汉语作格动词研究述要 218

(二)作格动词的语义角色分析 220

二、语义角色与上古汉语双及物结构 232

(一)双及物结构的研究方法概述 233

(二)双及物动词的语义角色分析 234

第四节 小结 246

第六章 结语 248

参考文献 258

引用书目 262

词语索引 264

后记 26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