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原子核的晕结构和高自旋态研究
  • 作 者:梁玉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6005984
  • 标注页数:228 页
  • PDF页数:24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1 ≥2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原子核的晕结构 1

1.1 晕核的发现 1

1.2 晕核的研究概况 3

1.3 晕核的判据 10

第二章 用渐近归一化系数方法研究17O - 17F和17N-17Ne的晕结构 16

2.1 核ANC 16

2.2 从转移反应提取核ANC 20

2.3 核ANC的近似模型无关性 23

2.4 用ANC方法研究镜像核17O-17F和17N-17Ne的晕结构 25

第三章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库仑效应对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46

3.1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46

3.2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库仑效应对单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67

3.3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库仑效应对双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83

第四章 用Woods - Saxon平均场研究库仑效应对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95

4.1 Woods-Saxon平均场模型 95

4.2 用Woods-Saxon平均场研究库仑效应对单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97

4.3 用Woods-Saxon平均场研究库仑效应对双质子晕形成的影响 101

第五章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 P和S同位素链的晕结构 104

第六章 原子核的高自旋态 114

6.1 回弯现象与转动带带交叉 114

6.2 高自旋态的布居[3,4] 121

6.3 旋称反转[3] 125

6.4 尼尔逊单粒子能级 128

第七章 奇质子核169Ta 1/2+[411]带高自旋态研究 136

7.1 实验装置与测量 138

7.2 实验数据获取和预处理[4,6,7] 141

7.3 γ-γ符合数据处理—开窗投影谱分析 142

7.4 一些f射线主要来源的确定和能级纲图建立的基本方法 143

7.5 169Ta 1/2+ [411]带能级纲图的建立 145

7.6 169Ta 1/2+ [411]带组态的确定 150

7.7 关于169Ta 1/2+[411]带“偶然退化”观点的讨论 152

7.8 169Ta 1/2+ [411]带的转动参考系的准粒子能量、顺排角动量和带交叉频率 155

第八章 奇奇核170Ta的高自旋态研究 158

8.1 170Ta能级纲图的建立 159

8.2 170Ta半退耦带的能级纲图 166

8.3 170Ta第三转动带能级纲图 171

8.4 170Ta能级纲图中的各转动带组态、能级自旋和宇称的确定 176

8.5 170Ta晕带的旋称反转 177

8.6 170Ta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 179

8.7 Z =73的几个奇奇核的半退耦带旋称反转比较 181

8.8 稀土区奇奇核半退耦带旋称反转系统学比较 182

8.9 稀土区奇奇核晕带与半退耦带旋称反转差异系统比较 184

8.10 稀土区奇奇核旋称反转形成机制 186

第九章 稀土区奇质子核旋称反转的系统学研究 194

9.1 奇质子核转动带的旋称劈裂 194

9.2 奇质子Lu和Ta核πh11/2(9/2[514])?(vi13/2)2带的旋称反转 197

9.3 奇质子核旋称反转机制的探讨 200

9.4 奇质子核Re的πh11/2(9/2[ 514])?(vi13/2)2带的旋称反转 204

9.5 奇质子核Lu、 Ta和Re的πh11/2(9/2[514])?(vi13/2)2带的带交叉 206

9.6 稀土区奇质子核基于πd3/21/2[411]组态转动带的旋称反转 211

9.7 稀土区奇质子核基于πd5/25/2[402]组态转动带的旋称反转 213

9.8 稀土区奇质子核基于πg7/27/2[ 404]组态转动带的旋称反转 216

9.9 稀土区奇中子核Yb和Hf的负宇称带的旋称反转 21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