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小城市总体规划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
  • 作 者:刘贵利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4176105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31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2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中小城市概况 1

1.1 我国中小城市现状与特征 2

1.1.1 我国中小城市概况 2

1.1.2 我国中小城市特征 9

1.2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趋势 18

1.2.1 发展历程 18

1.2.2 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 20

1.2.3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意义 30

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背景 33

2.1 国家政策和宏观背景 33

2.1.1 国家政策和部门法规体系 33

2.1.2 近期大政方针对城市发展的宏观指导 41

2.2 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45

2.2.1 城建部门要求 45

2.2.2 地方政府要求 47

2.3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特殊性 50

2.3.1 审批程序的特殊性 50

2.3.2 编制深度的特殊性 52

3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程序 55

3.1 调研阶段 55

3.1.1 项目沟通对话 55

3.1.2 现状踏勘 57

3.1.3 基础资料汇总 59

3.2 初步构思阶段 59

3.2.1 现状分析 59

3.2.2 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 63

3.2.3 初步方案构思 66

3.3 规划协调阶段 68

3.3.1 与委托方协调 68

3.3.2 与成果审批方协调 74

3.3.3 与合作方协调 74

3.3.4 与地方各专业部门协调 76

3.3.5 与公众的协调 77

3.4 修改完善阶段 78

3.4.1 意见整合 78

3.4.2 深化方案 79

3.4.3 案例一:宣城 80

3.4.4 案例二:高碑店 84

3.5 评审报批阶段 91

3.5.1 规划成果与城市建设协调 91

3.5.2 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及改革创新 92

3.5.3 组织评审报批 93

4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法 94

4.1 科学规划方法 94

4.1.1 编制规范 94

4.1.2 地区独特性 96

4.2 经济分析方法 96

4.2.1 传统经济分析 96

4.2.2 现实客观需求 99

4.3 计算机技术方法 101

4.3.1 遥感技术的应用 101

4.3.2 GIS技术 105

4.3.3 通用绘图技术 106

4.4 多维客观判断方法 106

4.4.1 整体利益最大化 106

4.4.2 主导目标化 109

5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112

5.1 规划编制第一阶段 112

5.1.1 编制要点 112

5.1.2 规划重点 121

5.2 规划编制第二阶段 125

5.2.1 编制要点 126

5.2.2 规划重点 130

5.3 规划编制第三阶段 134

5.3.1 编制要点 134

5.3.2 规划重点 139

5.4 规划编制第四阶段 140

5.4.1 编制要点 141

5.4.2 规划重点 141

6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分析(东部) 143

6.1 规划编制要求 143

6.1.1 城建部门要求 143

6.1.2 地方政府要求 145

6.2 规划设计方法 146

6.2.1 设计方法 146

6.2.2 设计重点 160

6.3 规划协调难点 163

6.3.1 规划协调原则 163

6.3.2 整合多方利益 164

7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分析(中部) 166

7.1 规划编制要求 166

7.1.1 城建部门要求 166

7.1.2 地方政府要求 166

7.2 规划设计方法 167

7.2.1 设计方法 167

7.2.2 设计重点 174

7.3 规划协调难点 180

7.3.1 规划协调原则 180

7.3.2 整合多方利益 181

8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分析(西部) 184

8.1 规划编制要求 184

8.1.1 城建部门要求 184

8.1.2 地方政府要求 184

8.2 规划设计方法 185

8.2.1 设计方法 185

8.2.2 设计重点 198

8.3 规划协调难点 201

8.3.1 规划协调原则 201

8.3.2 规划协调 202

9“多规合一”规划探索 209

9.1 城市发展新常态 209

9.1.1 发展目标发生转化 209

9.1.2 发展模式发生变化 210

9.1.3 发展路径发生变化 211

9.2 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痼疾 214

9.2.1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相对完整,与国土部门的土地规划协调有限 214

9.2.2 城市规划审批体制中的利益化造成城市规划成果的程序形式化 215

9.2.3 城市规划实施后的所有问题暴露出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的弊端 215

9.2.4 以一张蓝图将城市规划推向权威性更高的“神坛” 216

9.2.5 通过年度评估探讨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6

9.2.6 强调法制化、公众化的监管程序 216

9.3 “多规合一”发展背景 217

9.4 “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多方案比较分析 218

9.4.1 试点方案 218

9.4.2 多方案比较 220

9.4.3 方案整合建议 221

10全域规划探索 224

10.1 全域规划的提出 224

10.1.1 “全域化”城市实践 224

10.1.2 全域规划理论研究 227

10.1.3 全域规划应用 228

10.2 全域规划方法的探索 228

10.2.1 战略引领 228

10.2.2 目标框定 232

10.2.3 区域划分 234

10.2.4 分类指引 234

10.2.5 项目化推进 235

10.3 全域规划案例——以顺平县为例 236

10.3.1 编制要求 236

10.3.2 战略引领 239

10.3.3 区域划分 246

10.3.4 分类指引 250

10.3.5 规划蓝图设计 279

附录 285

参考文献 295

图片来源 299

表格来源 300

后记 30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