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转型期中国城市的社会融合
  • 作 者:吴缚龙,宁越敏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88357
  • 标注页数:184 页
  • PDF页数:2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0 ≥1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社会融合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社会融合的概念和定义 2

第三节 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 4

第四节 中国社会融合的缺失 6

第五节 社会融合的空间-居住模式 8

第六节 走向社会融合的动力机制 11

第七节 实现社会融合的途径 12

第八节 小结 13

第二章 社会融合的历程:从接纳、融入到认同 15

第一节 引言 15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社会融合理论 16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社会融合的历程:接纳 17

第四节 中国语境下社会融合的历程:融入 19

第五节 中国语境下社会融合的历程:认同 21

第六节 小结 23

第三章 邻里交往、社会参与和居住稳定性 25

第一节 引言 25

第二节 社区邻里和居民的社会参与 26

第三节 中国城市的社区 27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8

第五节 邻里依恋、社会参与和定居意愿 29

第六节 分析结果 32

第七节 讨论 38

第八节 小结 39

第四章 居住满意度与社会融合 42

第一节 引言 42

第二节 移民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融合概况 43

第三节 研究设计 45

第四节 实证结果 49

第五节 小结 61

第五章 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 64

第一节 引言 64

第二节 研究进展 65

第三节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66

第四节 分析结果 68

第五节 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69

第六节 小结 75

第六章 北京、上海和广州城中村的社会融合 77

第一节 引言 77

第二节 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理论 78

第三节 理解中国城市非正规居住社区和外来人口社会融合 80

第四节 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案例研究 84

第五节 测度外来人口社会融合 85

第六节 影响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 86

第七节 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差异 89

第八节 小结 94

第七章 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生存状况与社会融合:基于上海的调查 96

第一节 引言 96

第二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进展 97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调查方法 99

第四节 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生存状况分析 100

第五节 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测度 106

第六节 小结 111

第八章 城中村改造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广州的调查 114

第一节 引言 114

第二节 城中村社会空间的形成 115

第三节 外来人口融入广州的主要障碍 117

第四节 广州城中村改造简介 118

第五节 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影响 119

第六节 城中村改造对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 120

第七节 小结 122

第九章 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及其需求:基于福州的调查 123

第一节 引言 123

第二节 研究进展 123

第三节 调查情况 125

第四节 福州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 127

第五节 小结 131

第十章 居住区位与社会融合:对上海的实证研究 135

第一节 引言 135

第二节 研究进展:居住区位与外来人口融合 136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中国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排斥 137

第四节 调研与数据 139

第五节 居住区位对外来人口融合的影响 141

第六节 城市外来人口空间同化的决定因素 145

第七节 小结 147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挑战与响应 149

第一节 引言 149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三元行为主体 150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特征与社会融合 155

第四节 促进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策略响应 158

第五节 小结 163

参考文献 16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