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初中思想品德课  “读懂学生”的思与行
  • 作 者:郑乐安编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308171353
  • 标注页数:153 页
  • PDF页数:16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5 ≥1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以学为本——读懂学生的现实需求 1

第一节 为何要“读懂学生”? 1

一、基于推进“学为中心”的改革需求 2

二、基于缺乏“关注学生”的教学现状 3

三、基于提升“区域教师”素养的需要 4

第二节 “读懂学生”什么? 5

一、读懂学生的学业基础 6

二、读懂学生的课堂追求 7

三、读懂学生的学习状态 8

四、读懂学生的学习结果 9

第三节 怎样“读懂学生”? 11

一、问卷调查——简明易懂,形式生动 12

二、谈话交流——价值中立,隐藏目的 13

三、过程观察——走出课堂,链接生活 13

四、课堂提问——精心设计,巧妙导答 14

五、课堂观察——全面关注,主动生成 15

六、巩固检测——优化作业,体现实效 15

七、学生访谈——过程把握,情感变化 16

八、家校联系——课堂延伸,道德践行 16

第二章 以学设教——读懂学生的学业基础 18

第一节 了解已有基础,找准学习起点 18

一、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 20

二、前测问卷,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0

三、课前关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22

第二节 立足学生困惑,发现教学疑点 24

一、质疑教学难点,摸清认知障碍 24

二、分析学生困惑,精心设计问题 26

第三节 完善教学预设,寻求课堂亮点 31

一、预设参与表现,调整活动设计 32

二、预设认知表现,强化目标引领 36

第四节 把握学科特色,突破教学难点 39

一、融入情感教育,提高情感深度 40

二、源于生活教育,提高生活广度 43

三、注重人文关怀,提高人文厚度 47

第三章 以学定教——读懂学生的课堂追求 51

第一节 三维并举,优化学习目标设定 51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 52

二、能力目标的设定 55

三、知识目标的设定 57

四、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设定 60

第二节 多管齐下,优化教学策略选择 63

一、情景创设的选择 64

二、案例教学的选择 66

三、活动组织的选择 69

第三节 学为中心,优化学习方式组织 71

一、自主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72

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73

三、合作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75

第四节 注重整合,优化学习资源选择 77

一、生活资源的选择 78

二、时政资源的选择 80

三、情境资源的选择 82

四、生成资源的把握 84

第四章 以学施教——读懂学生的学习状态 86

第一节 制定“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 86

一、确定“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流程 88

二、编写“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 89

三、关注学生“参与、思维、达成”三种状态 90

第二节 实施“以学评教”的课堂过程观察 93

一、设计课堂观察研究的课例表单 94

二、创建“以学评教”三种状态下的观察量表 94

第三节 捕捉“动态生成”的学生即时表现 101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102

二、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 103

三、善于抓住教育的“着力点” 104

第五章 以评促学——读懂学生的学习结果 106

第一节 优化基础性作业——去芜存菁,减负增效 106

一、因材施教,注重层次性 108

二、烘云托月,突出主体性 109

三、与时俱进,关注生活性 110

四、温故知新,强调反思性 111

第二节 拓展发展性作业——丰富形式,怡情立德 111

一、生活体验型作业,做道德的感悟者 113

二、实践探究型作业,做问题的探索者 114

三、开放创新型作业,做学习的开拓者 116

第三节 作业评价的完善——多元开放,兼容并蓄 119

一、教师放手,学生自主 120

二、关注过程,促进思维 121

三、善用评语,激励引导 126

四、口头反馈,触发思考 128

附录 经典课例 13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