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闻翔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00159050
- 标注页数:266 页
- PDF页数:27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6 ≥26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劳工”何以成为“问题”? 16
一、“劳工神圣”的源起与流变 17
二、从“劳工神圣”到“劳工问题” 19
三、劳工问题的社会学意涵 25
四、治理与革命:两个主要问题域 34
第二章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劳工研究——学派、视角与类型学 40
一、劳工研究的“学科化”历程 40
二、劳工研究的学派与谱系 47
三、劳工研究的主要视角 63
四、劳工研究的类型学 83
五、小结 85
第三章 为共和政治探寻民情基础——陶孟和的劳工研究及其内在理路 90
一、陶孟和与民国社会学 93
二、劳工作为“生死问题” 96
三、劳工家庭经济及其变迁 102
四、以教育再造“民情” 105
五、小结 110
第四章 现代转型与“中国化的劳工运动”——陈达的劳工研究及其理论自觉 112
一、陈达的著述与学思历程 112
二、结构、历史与行动者 118
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出路 125
四、探寻“中国化的劳工运动” 128
五、小结 131
第五章 在世界体系与地方社会之间——苏汝江的矿区民族志与工业转型的动力学 132
一、世界体系中的个旧 136
二、矿区的旧秩序 138
三、血汗制度下的矿工 139
四、变迁的动力学 144
五、小结 148
第六章 企业组织与社会团结——费孝通与魁阁同仁的工厂民族志 153
一、史国衡的昆厂研究 155
二、田汝康的女工研究 161
三、费孝通的反思:工业文明中的社会团结 165
四、一个被“中断”的传统 173
第七章 劳工政治与社会革命——邓中夏的劳工史研究及其内在张力 176
一、作为社会学家的邓中夏 176
二、工人阶级与社会革命 179
三、邓中夏的劳工史著述 181
四、早期社会学脉络中的邓中夏 191
五、新劳工史的反思与邓中夏的内在张力 193
第八章 中国早期社会学传统中的“他者”——以步济时和托尼的劳工研究为例 200
一、学术史视野中的“他者” 200
二、步济时的行会研究 203
三、托尼与《中国的土地和劳动》 207
四、小结 218
第九章 学院体制、学术社群与政治变迁——劳工社会学演进的生态史考察 219
一、学院体制 221
二、学术社群 227
三、政治变迁 232
四、小结 236
结语 238
参考文献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