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
  • 作 者:朱晓青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07642
  • 标注页数:272 页
  • PDF页数:28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 课题来源 1

二 研究背景 2

三 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5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6

第一章 苏门六弟子与苏轼的师承关系 8

第一节 苏门“弟子”称呼的由来 9

一 苏轼与六弟子的相得与订交 9

二 师道在六弟子言行中的体现 16

第二节 师承关系对六弟子文学人生的影响 18

一 散文创作上的提携促进 18

二 人生经历中的患难与共 20

三 人格精神上的修养淬炼 23

第三节 苏轼散文的创作特色和他对六弟子的期待 24

一 政史论文 25

二 记体文 28

三 小品文 31

第二章 苏门六弟子的文论 34

第一节 黄庭坚、秦观、张耒的文论 34

一 黄庭坚的文论 34

二 秦观的文论 39

三 张耒的文论 43

第二节 陈师道、晁补之、李廌的文论 49

一 陈师道的文论 49

二 晁补之的文论 53

三 李廌的文论 56

第三节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继承与创变 59

一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继承 59

二 六弟子对苏轼散文理论的创变 63

三 散文理论异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背景因素 66

第四节 六弟子对古典散文理论的贡献 67

一 六弟子对古典散文艺术构成质素的认知与提炼 67

二 六弟子文论中体现出的散文史观 70

第三章 苏门六弟子的散文创作 73

第一节 黄庭坚、秦观、张耒的散文创作 73

一 黄庭坚的散文创作 73

二 秦观的散文创作 125

三 张耒的散文创作 159

第二节 陈师道、晁补之、李廌的散文创作 181

一 陈师道的散文创作 181

二 晁补之的散文创作 191

三 李廌的散文创作 215

第三节 六弟子对苏轼文风的继承与突破 222

一 策论奏议 222

二 序文杂记 224

三 书简题跋 230

第四节 六弟子文风同异考辨 234

一 平易三子——黄庭坚、陈师道、张耒 235

二 奇丽三子——秦观、晁补之、李廌 236

第四章 六弟子与北宋古文运动关系考察 240

第一节 苏轼与古文艺术精神辨析 240

一 古文艺术传统与艺术精神 240

二 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 241

三 苏轼对古文之道和古文艺术传统的改变 242

四 苏轼在北宋古文运动中的地位 245

第二节 六弟子对古文艺术的丰富与发展 245

一 杂记文 246

二 论说文 248

三 书序文 251

第三节 作为北宋古文运动后劲的六弟子 253

一 苏门六弟子与古文艺术传统 253

二 六弟子的文风取向及其局限性 255

三 六弟子在北宋古文运动和散文史上的定位 259

结语 261

参考文献 263

后记 27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