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上
  • 作 者:黄玲主编;张志巧,张建春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7519446697
  • 标注页数:287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 3

文学与人类学 3

文学人类学:一种生存方式&萧兵 3

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叶舒宪 8

文学与学文&彭兆荣 18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叶舒宪 26

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彭兆荣 35

论中国文学人类学当代探索中的文学理论建设&代云红 41

神话历史与神话中国 55

神话学: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的跨越&叶舒宪 55

神话学艺术起源研究新探&王倩 69

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叶舒宪 80

从《春秋》看“神话历史”&谭佳 88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荆云波 95

现代性身体观的神话学反思&黄悦 104

神话思维与转向“经验”的历史哲学&安琪 109

神话历史: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黄悦 121

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再思考&金立江 128

N级编码与四重证据法 137

文化文本的N级编码论——从“大传统”到“小传统”的整体解读方略&叶舒宪 137

一代有一代的编码:论纪念碑性玉器的编码想象&李永平 149

N级编码理论的逻辑梳理&唐蓉 162

黄帝名号的神话历史编码——四重证据法再释“轩辕”与“有熊”&叶舒宪 171

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以《周易》为例&柳倩月 184

一以贯之的神话——“N级编码系统理论”的评述与思考&夏陆然 196

从仪式行为到艺术消费:文身N级编码探索&吴玉萍 203

大小传统 217

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叶舒宪 217

文化大传统对物的发现&胡建升 229

“格物”说的大传统探源&赵周宽 241

回归大传统:中国文明起源特性与神话学整合&谭佳 254

大传统与小传统:中国宇宙观的N级编码——以东汉洛阳礼仪空间为例&陈金星 266

重估大传统: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杨骊 276

下 291

中华文明探源与多民族文学 291

西王母神话: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叶舒宪 291

古代占卜比较研究的中国视野&Lisa Raphals(著),胡建升,周黎(译) 302

“盖娅”神话与地球家园——“原住民知识”对地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徐新建 313

从“卵生”到“返胎”——《黄帝内经》“道”与“阴阳”的四重证据解读&章米力 320

萨满的“野人舞”及其神话原型&杨朴 杨旸 335

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口传文化&王蓓 349

王晓芬多元共生:盐马古道沙溪白族的空间、信仰与实践&黄玲 360

儒家神话的再认识&叶舒宪 369

體与禮:佩玉践形与儒家神话礼仪&唐启翠 388

“神话”“历史”的联袂与分裂——以1902年为起点&谭佳 400

中国玉文化与玉帛之路 409

为什么说“玉文化先统一中国”——从大传统看华夏文明发生&叶舒宪 409

夏商周与黑白赤的颜色礼俗——玉文化视角的新解说&叶舒宪 417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的方法论意义与观念效应&赵周宽 433

珥蛇与珥玉:玉耳饰起源的神话背景——四重证据法的玉文化发生研究&叶舒宪 444

“玉帛为二精”神话申论&吴玉萍 461

殷商时期玉石仪仗用具所反映的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李健民 472

玉帛之路及其古代路网的调查及研究&冯玉雷 479

齐家玉器与夏文化&易华 490

段宇衡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杨骊 504

文学与仪式 519

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叶舒宪 519

“再生”神话与庆春仪式——冠礼仪式时间探考&唐启翠 536

王褒《洞箫赋》之治疗功能探究&贾飞 554

物与图像叙事 565

从《尔雅》植物名词看中国古人的器物制造&谢美英 565

论陕北汉画像圣树符号的宇宙论意义&王倩 576

神话的图像叙事:明代丽江壁画研究&安琪 587

四坝文化与青铜之路&刘学堂 606

编后记 61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