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九寨  黄龙核心景区景观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水循环系统模式测定、监测系统建立及景观保育技术应用研究
  • 作 者:刘俊贤,刘民生,郭建强,姜泽凡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4703875
  • 标注页数:202 页
  • PDF页数:2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8 ≥2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篇 研究概况 1

1.1 任务来源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1

1.2 子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 1

1.2.1 目标 1

1.2.2 主要任务 2

1.3 子课题设置 2

1.4 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技术方法 3

1.4.1 指导思想 3

1.4.2 技术方法 3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与质量评述 4

1.5.1 遥感研究专题 4

1.5.2 地质环境研究专题 5

1.5.3 核心景区水循环系统研究专题 6

1.5.4 地球物理勘探与测试专项 7

1.5.5 景观保育技术研究专题 8

1.5.6 子课题综合组 9

1.6 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9

1.6.1 遥感研究专题 9

1.6.2 地质环境研究专题 10

1.6.3 九寨沟核心景区水循环系统研究专题 11

1.6.4 黄龙核心景区水循环系统研究专题 12

1.6.5 地球物理勘探与测试专项 13

1.6.6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保育技术研究专题 13

1.6.7 项目综合组 13

第2篇 九寨沟主景观区 15

2.1 景观类型与分布 15

2.1.1 群湖 15

2.1.2 叠瀑 41

2.1.3 大泉与地下水溢出带 42

2.2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45

2.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45

2.2.2 地形地貌条件对景观形成的分布与作用 47

2.2.3 景区地层构造对景观形成与分布的作用 53

2.2.4 第四纪地质作用及对景观的影响 62

2.3 水循环系统的特征 77

2.3.1 水循环系统的构成特征 77

2.3.2 水循环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80

2.3.3 景观及水循环系统的变化特征 87

2.4 景观及水循环系统稳定性评价 109

2.4.1 评价要素的选取 109

2.4.2 定量评价 111

第3篇 黄龙主景观区 113

3.1 景观类型及分布 113

3.1.1 钙华景观及分布 113

3.1.2 水、流水景观 116

3.1.3 景观成长、演化组合特征 117

3.2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121

3.2.1 形成黄龙钙华景观的地下水储水、阻水构造 121

3.2.2 地形地貌及第四纪冰川作用 122

3.2.3 形成景观的气象水文条件 126

3.3 水循环系统的特征 127

3.3.1 水循环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127

3.3.2 近代景观水系统动态变化特征 134

3.3.3 钙华景观的动态变化特征 150

3.3.4 水循环系统评价 163

3.4 景观演化趋势及稳定性评价 174

3.4.1 钙华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174

3.4.2 景观演化趋势分析 181

3.4.3 景观稳定性分析 184

第4篇 景观保育技术 191

4.1 景观形成、演化对保育技术要求 191

4.1.1 地质历史漫长演化构成景观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 191

4.1.2 第四纪末次冰期 191

4.1.3 目前演化中存在的问题 191

4.2 景观保育研究及建议 192

4.2.1 九寨沟 192

4.2.2 黄龙 195

第5篇 结论及建议 197

5.1 结论 197

5.1.1 九寨沟 197

5.1.2 黄龙 198

5.2 建议 199

5.2.1 九寨沟 199

5.2.2 黄龙 200

附录A 主要参考文献 201

附录B 项目组组成 20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