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 作 者:何文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93108
  • 标注页数:237 页
  • PDF页数:24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9 ≥2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基本功能研究综述 1

1.1 语气助词表达陈述、疑问等语气 1

1.2 语气助词表达口气与情绪,与主观性有关 3

1.3 类型学的观点 5

1.4 语气助词作为信息标记与篇章标记 6

1.5 结语 8

第2章 语言符号(词)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9

2.1 语言主观性研究及其问题 9

2.2 词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11

2.3 专名、单义词、多义词的一致性 17

2.4 结语 19

第3章 句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20

3.1 引言 20

3.2 句子的两类意义 20

3.3 一般意义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21

3.4 句子语用意义(语气助词)的主观性 25

3.5 话语组织推进功能:啊、呢、吧 30

3.6 结语 31

第4章 语气助词“了”的主观性 32

4.1 问题与思路 32

4.2 “了2”表达内容的主观性 35

4.3 “了2”表达方式的主观性及与“了1”的联系与区别 40

4.4 “了2”的主观性与其成句、篇章功能 42

4.5 结语 44

第5章 “了1”的意义层次 46

5.1 引言 46

5.2 “了1”的分类意义 47

5.3 “了1”的概括意义 50

5.4 结语 54

第6章 话语标记“×了”的主观性 55

6.1 引言 55

6.2 “×了”组合的构成和功能 55

6.3 个案简析——“当然了”的功能与形成 59

6.4 结语 62

第7章 结构助词“的”的认知主观性与符号化过程 63

7.1 问题与思路 63

7.2 “的”所处的宏观系统 66

7.3 “的”的认知主观性和符号化过程 70

7.4 结语:传统概念的重新分析和学者观点的定位 77

第8章 语气助词“的”的主观性 80

8.1 问题与思路 80

8.2 语言的主观性 81

8.3 语气助词“的”的感性特征:句子与语气 83

8.4 “的”的理性特征:对象的构成特征标记 84

8.5 “的”与判断句:断定事物对象的静态(构成)特征 87

8.6 “的”与分裂句:断定事件对象的构成特征 92

8.7 结语 96

第9章 陈述性语气助词“呢”的主观性 97

9.1 问题与思路 97

9.2 “呢”的认知语义功能:(特别)呈现(事物的)状貌 101

9.3 “呢”字句的表意类别和特性 104

9.4 “呢”的语用功能与(交互)主观性 107

9.5 结语 112

第10章 陈述性语气助词“了、的、呢”的主观化 114

10.1 从主观性到主观化 114

10.2 主观化与符号过程:动力机制和空间路径 115

10.3 “了”的主观化 120

10.4 “的”的主观化 125

10.5 “呢”的主观化 131

10.6 结语 135

第11章 疑问性语气助词“呢2”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137

11.1 问题与思路 137

11.2 表达主观性:“呢2”如何成为疑问性语气助词 138

11.3 认知主观性:“呢2”的语义基础 145

11.4 话语功能:句中“呢”的分析 150

11.5 “呢2”的主观化 153

第12章 语气助词“吗”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160

12.1 问题和思路 161

12.2 “吗”的主观性:疑问句的双视角分类 162

12.3 “吗”的主观化:双视角历史考察 176

12.4 结语 182

第13章 语气助词“吧”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184

13.1 问题与思路 184

13.2 人的活动及其主观性 186

13.3 “吧”参与的活动 188

13.4 “吧”的主观性:交互性和委婉性 196

13.5 “吧”的主观化 199

13.6 结语 204

第14章 语气助词“啊”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205

14.1 引言 205

14.2 “啊”的主观性:语气的性质与层次 207

14.3 “啊”的多功能性:语气助词“啊”与叹词“啊”的联系与区别 212

14.4 “啊”的作用域:句中“啊”功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215

14.5 “啊”的语音变化:连读音变和随感情变化 218

14.6 “啊”的主观化:意义虚化还是字形变化 223

14.7 结语 225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33

致谢 23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